[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5630.1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刘岩;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赫曦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0 | 分类号: | F04B35/00;F04B3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燃 活塞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提高气体压力的机械。由于其动力的方便和灵活性,用途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工业、农业、新能源汽车、医疗卫生、国防科研乃至生活的许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国内年销售总量在120亿元以上,并且连续数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广阔的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厂商的密切关注,目前,内燃式压缩机是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和装置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一种能简单、高效、方便地将热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新型压气装置,该装置利用一个连接杆将动力活塞和压气活塞连成一个整体,一起做往复移动,实现吸气和压气动作,但是由于该装置参与往复运动的质量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惯性力和较差的动态特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小惯性力,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且装置要简单,不能破坏内燃式压缩机简单、高效、方便地将热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包括工作室一、动力活塞、缸体、连杆、曲轴、压气滑块、工作室二、曲轴支撑杆,其中,缸体左侧设置有工作室一,工作室一内部设置有动力活塞,缸体右侧设置有工作室二,工作室二内部设置有压气滑块,缸体内部设置有曲轴支撑杆,曲轴固定在曲轴支撑杆上,曲轴左端设置有曲柄,曲柄通过连杆与动力活塞连接,曲轴右端设置有曲柄,曲柄通过连杆与压气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曲轴连接有曲拐,其中曲拐包括有曲柄臂和曲柄销。进一步地,所述曲拐下方设置有平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一个曲轴消除惯性力同时提高动态特性,避免利用一个连接杆将动力活塞和压气滑块连成一个整体,一起做往复移动,驱动动力活塞和压气活塞的2组曲柄连杆机构采用水平对称布置,而且机构各构件的尺寸和质量完全对称,故2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其总质心将保持不动,工作中产生的惯性力得到完全平衡,达到消除惯性力同时提高动态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曲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内燃式活塞空气压缩机,包括工作室一1、动力活塞2、缸体3、连杆4、曲轴5、压气滑块6、工作室二7、曲轴支撑杆8,其中,缸体3左侧设置有工作室一1,工作室一1内部设置有动力活塞2,缸体3右侧设置有工作室二7,工作室二7内部设置有压气滑块6,缸体3内部设置有曲轴支撑杆8,曲轴5固定在曲轴支撑杆8上,曲轴5左端设置有曲柄9,曲柄9通过连杆4与动力活塞2连接,曲轴5右端设置有曲柄9,曲柄9通过连杆4与压气滑块6连接,动力活塞2组与压气滑块6组共用一根曲轴5,并采用对称布置,工作室一1内,动力活塞2在燃料混合气推动下作往复运动,曲轴5做旋转运动并通过连杆4驱动压气滑块6在工作室二7内作往复运动,两组曲柄连杆4机构采用对称布置,动力活塞2向右移动,压气滑块6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向左移动,外部空气进入压气缸体3内,动力活2向左运动,压气滑块6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向右运动,压气缸体3内空气被压缩,达到预定压力后,高压空气通过管路输送到储气罐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赫曦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赫曦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5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