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用的出渣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23437.4 | 申请日: | 2017-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兵;汪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陆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废弃 塑料 回收 备用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用的出渣调节机构,其用于医疗废塑料回收装置中二次加热器(反应釜)内的螺旋排渣器出渣口上。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中包括许多一次性设备,这些一次性医疗设备中大部分为塑料制品,众所周知塑料处理不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废弃医疗设备的回收处理会是非常重要的。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塑料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而汽油、柴油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油,实现回收再利用是现在处理废塑料较好的方法,即可以减少废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废塑料的回收(炼油)装置,其结构一般包括进料装置、预加热器、二次加热器(反应釜)、催化罐、排渣装置和一些加热(冷却)管道等。其中,二次加热器(反应釜)上设有排渣装置,用于将反应过后的废塑料残渣排出来。
公开号为CN204400007U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连续排渣时能自动密封的螺旋排渣器,其利用螺旋杆推进进行排渣,在排渣口处设有基于弹性复位件的出渣口限位机构,其目的在于,在保证出渣的同时,形成密封效果,防止内部气体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这种限位机构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弹性复位受弹簧及摩擦力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控制,不能实现匀速排渣,且容易出现密封效果欠缺的情况;同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容易受到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用的出渣调节机构,该出渣调节机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稳定、成本高的缺陷,同时提供了些改进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用的出渣调节机构,包括排渣器套管,所述排渣器套管端头处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端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活动连接有转轴,且定位板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连接有呈圆盘型的调节挡板,所述调节挡板的正中心开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贯穿有一根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垂直于调节挡板,且在调节螺杆的端头连接有配重球。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上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可在调节螺杆上旋转移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重球内设有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圆柱孔,配重球可通过旋转调节调节螺杆的插入深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重球的外表面设有波纹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自行翻转角度的调节挡板对废渣排出量进行调节,结合配重球的重量,控制稳定且方便,进而实现全过程密封的效果;可通过调节螺杆和配重球的旋转来控制其工作时的偏转角度,进而控制排渣的快慢以及内部挤压程度的大小;结构简单,不易受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排渣器套管,2-出渣口,3-定位板,4-转轴,5-固定块, 6-调节挡板,7-螺纹通孔,8-调节螺杆,9-配重球,10-调节螺母, 11-圆柱孔,12-波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用的出渣调节机构,包括排渣器套管1,排渣器套管1端头处设有出渣口2,出渣口2上端设有定位板3,定位板3上活动连接有转轴4,且定位板3通过转轴4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连接有呈圆盘型的调节挡板6,调节挡板6的正中心开有螺纹通孔7,螺纹通孔7中贯穿有一根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 垂直于调节挡板6,且在调节螺杆8的端头连接有配重球9。
在排渣工作时,废渣在排渣器套管内存积,初始状态下,可通过人工按压调节挡板6,让废渣充满排渣器异型套1,然后放开,废渣开始推动调节挡板6,并从出渣口2排出,当调节挡板6受到的重力、废渣挤压力以及转轴4拉力,三力平衡时,调节挡板6趋于稳定角度,实现匀速排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陆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陆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3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