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3200.6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梅;袁银书;张振禹;付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构件 体系 防水层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甚至结构安全。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建筑物防水的施工质量、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选用优良的防水卷材,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以保证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结构安全。
集水井和桩基交接处的防水工程的薄弱点。自粘式防水卷材是一种新型防水卷材,与同类材料相比,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性能好,注重环保等优点。强力交叉反应型自粘防水卷材是利用国内外前沿的反应粘技术和强力交叉膜技术。
申请号为CN20111016686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灌注桩的桩头防水密封装置”,由密封轴套、定型防水胶圈、水平密封压环及防水卷材组成,密封轴套为上、下同轴同径的两个,其间径向安装定型防水胶圈,在密封轴套内的定型防水胶圈制有一圆凸起;在定型防水胶圈与防水卷材连接处采用水平密封压环压紧固装,密封轴套、水平密封压环、防水卷材与定型防水胶圈连接形成防水整体。此专利不适用用集水井和桩头共同防水薄弱点的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安装方便、安装牢固、防水性能优异的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浇筑在桩基四周的凹形集水井底壁上的混凝土层和胶结平层,在与桩基顶部相交处的桩基的受力筋上套有遇水膨胀止水环,在桩基顶部向桩基外壁延伸铺设有渗透结晶防水层,在所述的胶结平层顶面上且与桩基相邻的区域铺设有渗透结晶防水层,在所述的胶结平层上以及设置在桩基相邻的区域处的渗透结晶防水层上铺设有反应性自粘防水层,在所述的反应性自粘防水层上浇筑有保护层,在所述的保护层上浇筑有底板结构层,在所述的胶结平层、渗透结晶防水层以及反应性自粘防水层与桩基四周交接处设置有密封膏。
本实用新型结构密封可靠,桩基和集水井连接紧密,安装方便快捷,形成一个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的密封系统,有效解决了桩基和集水井渗水的施工难题。桩基四周的凹形集水井、胶结平层、遇水膨胀止水环、反应性自粘防水层,密封膏共同组成了密封可靠的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础构件多体系防水层施工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浇筑在桩基7四周的凹形集水井底壁上的混凝土层8和胶结平层9,在与桩基7顶部相交处的桩基7的受力筋5上套有遇水膨胀止水环4,在桩基顶部向桩基外壁延伸铺设有渗透结晶防水层3,在所述的胶结平层9顶面上且与桩基相邻的区域铺设有渗透结晶防水层3。在所述的胶结平层9上以及设置在桩基相邻的区域处的渗透结晶防水层3上铺设有反应性自粘防水层1,在所述的反应性自粘防水层1上浇筑有保护层10,在所述的保护层10上浇筑有底板结构层6。在所述的胶结平层9、渗透结晶防水层3以及反应性自粘防水层1与桩基四周交接处设置有密封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3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查井盖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