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22755.9 | 申请日: | 2017-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童琳;李倬哲;李善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A61J15/00;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管 接头管 导出通道 面罩 无创 置入 通气 本实用新型 呼吸机管路 两端开口 密封气囊 排气孔道 呼吸机 孔道 密封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接头管,接头管的一端与呼吸机面罩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接头管设有胃肠管导出通道,所述的胃肠管导出通道内设有用于对胃肠管与胃肠管导出通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气囊,所述接头管还设有氧气接入孔道和排气孔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创面罩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尤其在辅助患者呼吸、改善呼吸功能障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临床中的使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临床实践中,许多接受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同期也需要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或者胃肠减压治疗,因此在使用呼吸面罩之前或同时需要留置鼻胃管或小肠管。而临床上现有的大部分呼吸面罩是覆盖口鼻并与患者面部密封贴合的,没有配置将这些管子引出面罩的通道。因此,临床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多将这些管子从面罩和患者面部的贴合部引出面罩,以便与外接设备连接。但是这样的操作方式使得呼吸面罩与患者面部无法贴合紧密,导致人工呼吸通路大量漏气,难以达到预期呼吸治疗效果。
因此改进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方法以增强呼吸通路密封性、避免漏气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的装置,以增强密封性,避免漏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接头管,接头管的一端与呼吸机面罩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接头管设有胃肠管导出通道,所述的胃肠管导出通道内设有用于对胃肠管与胃肠管导出通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气囊。
优选地,所述的接头管还设有氧气接入孔道和排气孔道。
优选地,所述的胃肠管导出通道包括嵌入通道和固定通道,密封气囊设于固定通道内,密封气囊外接气囊注气管,气囊注气管末端设有气囊注气孔,胃肠管能够从嵌入通道引出,并固定于固定通道,胃肠管和固定通道之间的缝隙通过经由气囊注气孔对密封气囊充气实现密封。
更优选地,所述的用于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置入胃肠管的装置还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嵌入接头管具有嵌入通道的一端,内套管的侧面设有与嵌入通道相匹配的插片,其能够与接头管嵌合,封闭嵌入通道。
更优选地,所述的内套管的内壁固定有胃肠管固定夹,胃肠管固定夹能够与胃肠管嵌合,防止胃肠管移位。
更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通道连接封口塞,无胃肠管通过时由封口塞封闭固定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氧气接入孔道能够与外接氧气管插入式连接,以提供高浓度氧气,不需要外接氧气管时,氧气接入孔道能够用封口塞封闭。
优选地,所述的接头管的一端与呼吸机面罩紧密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医用呼吸机接头管,增设了胃肠管导出通道,增强了密封性,避免了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时因胃肠管置入导致的漏气。
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头管和内套管,两者紧密嵌合加强了管路的密封性。接头管具有胃肠管导出通道,使得胃肠管可通过接头管从封闭的呼吸面罩中引出。所述胃肠管导出通道具有密封气囊,通过控制注入气体量调节孔径,可适应不同管径的胃管或小肠营养管,加强了胃肠管导出通道的密封性,避免了漏气。
所述接头管具有氧气接入孔道和排气孔道,使得该接头管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呼吸机和面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2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