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结构的爆破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2204.2 | 申请日: | 201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平;田浩;裴鹏;周俊;王建楠;严鸿海;肖中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02 | 分类号: | F42B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爆破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筒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结构的爆破筒。
背景技术
爆破筒是内装炸药的一段金属筒,由金属筒、炸药、导火索组成爆破筒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破障、排雷、炸碉堡、反战车等,此物对雷区和蝮蛇型铁丝网及三角桩等构筑的障碍物效果奇佳。一般的形状是一根和可口可乐玻璃瓶差不多粗细的铁管,装填的是TNT与黑索金的混合炸药。爆破筒靠的就是爆轰进行破坏,一般来说爆破筒威力不是太大,主要是因为需要破障手进迫作业,威力过大容易造成自伤。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爆破扫雷多采用爆破筒逐节相接并将相接的爆破筒组推入雷区,达到一定距离后引爆,便可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但是目前的扫雷爆破筒由于结构不甚合理,很容易出现逐节相接多个时,连接的效果不好,容易松动,推入雷区时某一节松动,而造成麻烦,并且推行时多为直接摩擦地面,遇到地面不平整时难以移动,使用不便。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爆破筒,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爆破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爆破扫雷多采用爆破筒逐节相接并将相接的爆破筒组推入雷区,达到一定距离后引爆,便可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但是目前的扫雷爆破筒由于结构不甚合理,很容易出现逐节相接多个时,连接的效果不好,容易松动,推入雷区时某一节松动,而造成麻烦,并且推行时多为直接摩擦地面,遇到地面不平整时难以移动,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新结构的爆破筒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结构的爆破筒,其中,该新结构的爆破筒包括有:
连接安装上壳、上下壳组装螺栓、传爆管、爆破筒主体、引爆装置、传爆连接柱、大滚轮和连接安装下壳;
所述爆破筒主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传爆管;所述传爆管的一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安装下壳;所述连接安装下壳的两侧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大滚轮;所述连接安装下壳的顶部通过上下壳组装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安装上壳;所述爆破筒主体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引爆装置;所述引爆装置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传爆连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传爆管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传爆连接柱对应的凹槽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引爆装置的顶部有一个凹槽状结构,连接安装上壳的顶部内侧也有一个与引爆装置凹槽结构对应的凸起状结构。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引爆装置的设置,有利于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引爆装置的顶部有一个凹槽状结构,连接安装上壳的顶部内侧也有一个与引爆装置凹槽结构对应的凸起状结构,对爆破筒进行连接组装时,可以先将连接安装上壳拆下,然后将另一个爆破筒的引爆装置从连接安装下壳的一侧向内推入,推至最内侧后即可将连接安装上壳重新安装,连接安装上壳上的凸起和引爆装置顶部的凹槽嵌合可以避免两个爆破筒发生旋转或者脱离,并且因为底部大滚轮的设置使移动时更加方便,可适应各种不同地面,使用更加安全。
2.本实用新型传爆管的设置,有利于使用的方便性,传爆管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传爆连接柱对应的凹槽状结构,当需要进行爆破扫雷时,可以将多个爆破筒连接组装起来,进行组装时可以将一个爆破筒一侧的传爆连接柱嵌入到另一个爆破筒一侧的传爆连接柱的凹槽状结构中,方便进行连续爆破,并且传爆管和传爆连接柱与爆破筒主体均为一体式结构,组装时操作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安装上壳-1;上下壳组装螺栓-2;传爆管-3;爆破筒主体-4;引爆装置-5;传爆连接柱-6;大滚轮-7;连接安装下壳-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附图1至附图2,一种新结构的爆破筒,包括有:
连接安装上壳1、上下壳组装螺栓2、传爆管3、爆破筒主体4、引爆装置5、传爆连接柱6、大滚轮7和连接安装下壳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2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