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2115.8 | 申请日: | 201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艳芳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6;F16M11/18;F16M1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环 滑道 固定螺栓 阀门固定座 便于安装 固定连接孔 固定台面 旋转螺母 固定台 垫板 本实用新型 方便装置 外侧设置 支撑底座 中间设置 左右两侧 支撑柱 垫片 阀门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包括固定环和垫片,所述固定环的下侧固定有固定台面,且固定台面内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环相连接,所述固定台面的中间安装有垫板,且垫板的下侧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固定台面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螺母,且旋转螺母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滑道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滑道,且第二滑道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该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设置有第一滑道,使装置方便对不同种类型号的阀门进行固定安装工作,在固定环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孔,可以方便装置的固定安装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
背景技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具有导流、截止、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
随着阀门的运用技术越来越成熟,阀门的种类演变也是越来越多,这致使阀门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阀门的使用过程中,其固定装置对于阀门的工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一些阀门的固定装置往往与阀门是固定在一起的,这就会增加阀门固定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进而也降低了阀门的使用效率,还有的一些阀门固定装置是与特定的阀门配套使用的,而且其安装结构也是比较复杂,不便安装,还会降低阀门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从而降低了阀门固定装置的使用价值,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阀门固定装置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和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包括固定环和垫片,所述固定环的下侧固定有固定台面,且固定台面内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环相连接,所述固定台面的下侧固定有副支板和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副支板,所述固定台面的中间安装有垫板,且垫板的下侧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固定台面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螺母,且旋转螺母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垫片的下侧固定有垫板,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滑道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滑道,且第二滑道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和垫板均设置有两组,且垫板位于固定环之间,并且固定环和垫板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均与固定台面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为“Ω”形结构,垫板的上侧面为弧形结构,且固定环的长度大于垫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为螺纹状结构,且其螺纹状结构的外形尺寸与旋转螺母的外形尺寸相吻合,并且支撑柱下端螺纹状结构的长度小于旋转螺母和支撑底座的高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旋转螺母与支撑底座之间为过渡配合,且支撑底座的内径大于支撑柱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的内侧为齿状结构,且其齿状结构之间所构成的角度为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安装的阀门固定座设置有固定环,可以保证装置对阀门固定的稳定性,在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一滑道,通过第一滑道可以调节固定环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使装置方便对不同种类型号的阀门进行固定安装工作,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装置的使用价值,在固定台面上安装有垫板与垫片,可以对阀门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减小阀门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保证了阀门在装置上的稳定,而且垫板也可以通过固定台面上的第二滑道进行移动,以调节垫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垫板符合不同种类型号的阀门固定工作,进一步增加了装置固定工作的稳定性能,在固定环上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孔,可以方便装置的固定安装工作,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艳芳,未经陈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2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器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视频会议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