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蝶阀开关过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0705.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治忠;迟栈洋;路八智;迟建;刘陈;张晓芬;彭国华;宋莹;薛勇;朱伯麟;张慧霞;苏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35/00;F16K1/22;F16K31/53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开关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蝶阀开关过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冶炼烟气制酸系统使用大量手动蝶阀,60%以上阀门的故障是由阀门开关过位导致的。蝶阀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阀板开关过位问题,出现过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阀门指针盘损坏或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是由于阀杆变形等原因造成,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准确确认阀门开关的极限位置,为了确保阀门开关到位,操作人员经常使用勾扳手等工具开、关阀门,造成阀板过位卡死、阀板与阀杆脱落、蜗轮箱内定位螺栓顶碎、蜗轮或蜗杆断齿等故障,造成阀门损坏,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蝶阀开关过位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无法准确确定阀门开关极限位置而造成开关过位,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动蝶阀开关过位保护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轴心设有阀轴,阀轴上设有碟板,阀轴上套接碟板,碟板的边缘设有碟板齿槽,阀体的一侧设置蜗杆,蜗杆的端部设有手轮,蜗杆上设有与碟板啮合的蜗杆齿槽,还包括对称设置在阀体两侧的固定保护装置,固定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螺栓、固定螺母和示位销,定位螺栓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阀体两侧,定位螺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定位螺栓内套接示位销,示位销的长度大于定位螺栓的长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定位螺栓内部靠近蜗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尾端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长度大于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内径小于第二空腔的内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连接处设有凹台。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示位销由接触端、凸台和示位端依次连接组成,示位端的尾端设有螺纹。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凸台的形状与凹台相适配,凸台的直径不大于凹台。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接触端的长度等于第一空腔的长度,接触端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空腔的直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示位端的长度大于第二空腔的长度,示位端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空腔的直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示位端的尾端通过螺纹与螺帽连接,螺帽设于第二空腔的外部,螺帽的直径大于第二空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定位螺栓改为空腔结构,内部设置可以自由滑动的示位销,通过碟板对示位销的推移位置确定阀门开关情况,准确确定阀门开关的程度,避免阀门开关过位造成的装置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装方便,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螺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位销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阀体;2、定位螺栓;3、固定螺母;4、示位销;5、蜗杆;6、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8、凹台;9、接触端;10、凸台;11、示位端;12、螺帽;13、阀轴;15、碟板;16、碟板齿槽;17、蜗杆齿槽;18、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手动蝶阀开关过位保护装置,包括阀体1,阀体1的轴心设有阀轴13,阀轴13上设有碟板15,阀轴13上套接碟板15,碟板15的边缘设有碟板齿槽16,阀体1的一侧设置蜗杆5,蜗杆5上设有与碟板15啮合的蜗杆齿槽17,还包括对称设置在阀体1两侧的固定保护装置,固定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螺栓2、固定螺母3和示位销4,定位螺栓2通过固定螺母3固定在阀体1两侧,定位螺栓2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定位螺栓2内套接示位销4,定位螺栓2内部靠近蜗杆5的一端设有第一空腔6,第一空腔6的尾端设有第二空腔7,第一空腔6的长度大于第二空腔7,第一空腔6的内径小于第二空腔7的内径,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的连接处设有凹台8;示位销4由接触端9、凸台10和示位端11依次连接组成,示位端11的尾端设有螺纹,示位销4的长度大于定位螺栓2的长度,凸台10的形状与凹台8相适配,凸台10的直径不大于凹台8,接触端9的长度等于第一空腔6的长度,接触端9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空腔6的直径,示位端11的长度大于第二空腔7的长度,示位端11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空腔7的直径,示位端11的尾端通过螺纹与螺帽12连接,螺帽12设于第二空腔7的外部,螺帽12的直径大于第二空腔7的直径。
需要使阀门处于半开状态时,转动手轮18,碟板齿槽16均在蜗杆5一侧,与示位销4无接触,向蜗杆5方向推动螺帽12,两个示位销4除螺帽12外均可全部推入定位螺栓2内;
需要使阀门接近全开状态时,转动手轮18,碟板15向阀体1的下方运动,碟板15的侧壁接触下方的示位销4的接触端9,将接触端9顶入定位螺栓2内,凸台10与凹台8接触,螺帽12处于离开定位螺栓2的最远距离,且无法推入,上方的示位销4除螺帽12外可全部推入定位螺栓2内,此时可确定阀门处于全开状态,避免阀门过度打开;需要使阀门接近全关位置时,转动手轮18,碟板15向阀体1的上方运动,碟板15的侧壁接触上方的示位销4的接触端9,将接触端9顶入定位螺栓2内,凸台10与凹台8接触,螺帽12处于离开定位螺栓2的最远距离,且无法推入,下方的示位销4除螺帽12外可全部推入定位螺栓2内,此时可确定阀门处于全关状态,避免阀门过度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0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箱结构
- 下一篇:气动放大器和智能阀门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