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末屏电流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0021.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川;赵登峰;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轶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电流 测量 避雷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末屏电流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避雷器检测领域主要是检测全电流,难以判别避雷器的绝缘老化状态,检测阻性电流的占有率很少,其中采用PT二次电压法及感应板法检测阻性电流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靠性较低。
所以一种精度高的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的装置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末屏电流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的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末屏电流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的装置,包括母线、避雷器、避雷器电流采集器、电容、电容电流采集器、接地线和处理器,所述母线分别与避雷器和电容相连接,所述避雷器与避雷器电流采集器相连接,所述避雷器电流采集器底端设置有接地线,所述电容与电容电流采集器相连接,所述电容电流采集器与避雷器电流采集器相连接,所述电容电流采集器和避雷器电流采集器均与处理器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避雷器电流采集器和电容电流采集器采用卡扣式钳形安装。
较佳地,所述母线与避雷器、电容、电容电流采集器与避雷器电流采集器采用电线连接。
较佳地,所述处理器与电容电流采集器和避雷器电流采集器采用电线连接。
较佳地,所述母线与避雷器、电容、避雷器电流采集器和电容电流采集器连接后形成闭合回路。
较佳地,所述电容电流采集器和避雷器电流采集器内部设置有同步时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的开关柜光线测温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的避雷器全电流分析,能够对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进行分析,更进一步的掌握避雷器老化绝缘的状态;2.本实用新型在母线电压相位采集方面采用末屏电流法,有别于PT二次电压法和感应板法,不依赖于现场环境,能够精确的测得电压相位,为阻性电流的分析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母线、2,避雷器、3,避雷器电流采集器、4,电容、5,电容电流采集器、6,接地线、7,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末屏电流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母线1、避雷器2、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电容4、电容电流采集器5、接地线6和处理器7,母线1分别与避雷器2和电容4相连接,避雷器2与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相连接,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底端设置有接地线6,电容4与电容电流采集器5相连接,电容电流采集器5与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相连接,电容电流采集器5和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均与处理器7相连接;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和电容电流采集器5采用卡扣式钳形安装;母线1与避雷器2、电容4、电容电流采集器5与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采用电线连接;处理器7与电容电流采集器5和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采用电线连接;母线1与避雷器2、电容4、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和电容电流采集器5连接后形成闭合回路;电容电流采集器5和避雷器电流采集器3内部设置有同步时钟。
工作原理:避雷器及容性设备的末屏安装电流采集器,采集避雷器及容性设备的电流,由于结构上采用同步时钟,经过有线传输方式将信号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接收的全电流进行大小、相位的分析,对末屏电流进行90°转换,经过相位的计算,可测得阻性电流大小,在实际运行中,提供了避雷器阻性电流的分析,能够全面的反映避雷器老化绝缘状态,为用户对避雷器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轶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轶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0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