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雕刻艺术的环保路缘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7765.3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芳;罗小明;石伟;刘威;刘冬;任科伟;王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雕刻 艺术 环保 路缘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雕刻艺术的环保路缘石,由石体和水槽所组成,石体的上端中部纵向设有水槽,水槽的底部向下设有贯通孔,贯通孔与石体内的回流通道相通,回流通道的出口与绿地相通,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插槽,插槽内设有石雕板。本实用新型既能排水又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还具有美观的效果,使生态、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生态环保,安装速度快,过水效果好和造型美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带有雕刻艺术的环保路缘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海绵城市”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多种基础设施,并以之为载体,综合利用渗透、滞留、蓄存、净化、回用、外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从而起到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在遇到降雨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留住雨水,还能吸排、净化雨水,防止洪涝灾害,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传统的路缘石仅起隔绝路面与绿化带的分割作用,无法对雨水进行保留分流,使雨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传统的路缘石结构单一,石体四周表面大都是光滑的平面,没有任何图案和装饰物,不能为城市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无法达到生态、环保、宜居、美观的城市建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有雕刻艺术的环保路缘石,既能排水又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还具有美观的效果,使生态、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生态环保,安装速度快,过水效果好和造型美观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由石体和水槽所组成,石体的上端中部纵向设有水槽,水槽的底部向下设有贯通孔,贯通孔与石体内的回流通道相通,回流通道的出口与绿地相通,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插槽,插槽内设有石雕板,所述的石体采用花岗岩材料或预制混凝土制成。所述的石雕板的外侧表面为人物、动物、风景、植物或文字图案。
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既能排水又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还具有美观的效果,使生态、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生态环保,安装速度快,过水效果好和造型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带有雕刻艺术的环保路缘石, 由石体2和水槽3所组成,石体的上端中部纵向设有水槽。水槽的底部向下设有贯通孔6,贯通孔与石体内的回流通道5相通,回流通道的出口与绿地1相通。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插槽7,插槽内设有石雕板4。所述的石体采用花岗岩材料或预制混凝土制成。所述的石雕板的外侧表面为人物、动物、风景、植物或文字图案。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仍起隔绝路面8与绿化带的分割作用,但各石体上端的纵向水槽彼此串接,水槽可将绿化带不能储存多余的水排入到地面的排水沟内,以补充地下水。水槽还能将雨水收集顺着回流通道流入绿地的土壤中,达到回收利用雨水的目的。石雕板可插设或粘合在插槽内,可根据需要随时对不同图案的石雕板进行更换,起到美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既能排水又能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还具有美观的效果,使生态、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生态环保,安装速度快,过水效果好和造型美观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7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型变压器以及安全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线上异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