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防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7739.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9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翌联塑塑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11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防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防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庭装修中,我们厨房、卫生间等下水入口用的都是小型地漏,其中地漏包括普通地漏和防臭地漏,普通地漏因为没有水封,下水道里的毒害气体很容易返回室内,时间久了室内就会有异味。防臭地漏可以暂时减轻异味,但因小型地漏空间结构问题水封达不到彻底阻止异味的功效,并且小型地漏出水口一般比较狭窄,大水流的情况下会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时间久了还容易被异物堵塞,目前大多数地漏都不能彻底解决排水畅快和防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排水防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排水防臭装置,所述防臭装置包括:
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内部中空,其一侧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
进水管座,所述进水管座底部设置在进水口;
出水管座,所述出水管座一端设置在出水口;
所述过渡部靠近出水口处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部,正常通水时,所述折弯部和进水管座之间由于高度落差形成水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所述过渡部包括:
顶壁,所述顶壁位于过渡部的顶部;
底壁,所述底壁位于过渡部的底部;
侧壁,所述侧壁设于顶壁与底壁之间,其为所述过渡部的周侧。
优选的,所述过渡部位于折弯部与进水口之间的部分为扁平部,
所述扁平部的顶壁与底壁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沿着水流方向包括:
上行折弯段,所述上行折弯段的顶壁和底壁相互平行;
下行折弯段,所述下行折弯段的顶壁水平,其底壁向下折弯预定距离后再次折弯与扁平部的底壁平齐。
优选的,所述过渡部的过水面积与进水口过水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顶端的底壁高度大于扁平部顶壁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下行折弯段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扁平部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扁平部的侧壁为弧面。
优选的,所述水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进水管座的外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渡部、进水管座、出水管座,所述过渡部靠近出水口处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部,正常通水时,所述折弯部和进水管座之间由于高度落差形成水封。由于水封的存在,防止排水管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有效防止了下水道污水的臭味影响生活环境;同时可以不用现有的地漏或地漏里面的防臭装置,节省了制造成本;由于过渡部的过水面积与进水口过水面积相同,水流由入口到出口没有任何阻力,大幅提高水流的速度,使污水可以顺畅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过渡部;101、顶壁;102、底壁;103、侧壁;110、扁平部;120、折弯部;121、上行折弯段;122、下行折弯段;200、进水管座;300、出水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排水防臭装置,所述防臭装置包括:
过渡部100,所述过渡部100内部中空,其一侧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未在图中标出),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未在图中标出);
进水管座200,所述进水管座200底部设置在进水口;
出水管座300,所述出水管座300一端设置在出水口;
所述过渡部100靠近出水口处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部120,正常通水时,所述折弯部120和进水管座200之间由于高度落差形成水封。
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渡部100、进水管座200、出水管座300,所述过渡部100靠近出水口处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部120,正常通水时,所述折弯部120和进水管座200之间由于高度落差形成水封。由于水封的存在,防止排水管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有效防止了下水道污水的臭味影响生活环境;同时可以不用现有的地漏或地漏里面的防臭装置,节省了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翌联塑塑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翌联塑塑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7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绘画装置及绘画装置的绘画方法
- 下一篇:双头化妆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