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透明敷料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5925.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2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敖强;谢文秀;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宇峰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贴 透明敷料 软管 负压 外贴 软管末端 通气孔 气囊 本实用新型 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负担 密闭囊腔 末端管体 膜粘贴 起始端 密闭 管体 内缘 贴膜 脱管 粘贴 相通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负压透明敷料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透明敷料贴包括:椭圆形外贴膜,呈环状;圆形内贴膜,贴于所述椭圆形外贴膜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内贴膜外缘与椭圆形外贴膜内缘无缝紧密衔接;延长软管,其起始部分位于圆形内贴膜和椭圆形外贴膜的粘贴侧,所述圆形内贴膜外缘与延长软管起始端相接;所述延长软管其末端管体布满通气孔;气囊,完全包裹所述延长软管末端上的通气孔;所述气囊经通气孔与所述延长软管、所述圆形内贴膜粘贴侧相通;所述气囊与延长软管末端之间形成密闭囊腔;密闭接头,与延长软管末端管体相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透明敷料贴能有效延长贴膜使用时间,减少患者脱管率,减轻医务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领域,涉及一种负压透明敷料贴。
背景技术
敷料贴是医院常用的一种医疗物品,主要用于行引流管置管等患者的管道固定保护。目前医院常用的敷料贴虽然能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但当患者穿刺点出现渗液,或者因外力因素是敷料贴和皮肤之间有密闭间隔,当来不及及时更换时,都易引起引流管脱管,同时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
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1521085830.5公开了一种外科护理用引流专用敷料贴,包括敷料贴主体、固定槽,所述敷料贴主体包括基层、设在基层内侧面的辅料层,所述辅料层的内侧面上设有离型纸,所述敷料贴主体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边缘剪切成均匀分布的条状结构,敷料贴主体基层的外侧靠近条状结构的位置设有医用胶带一,所述通孔到敷料贴主体的边缘设有切断线,切断线的一侧设有医用胶带二,医用胶带二可以搭盖在切断线的另一侧基层外侧面上,所述基层的外侧面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为自通孔中心向外的螺旋形分布。该专利的目的是能使敷料贴较好的贴敷在患者皮肤和引流管交界处,固定导流管,使其不弯折保证伤口不受感染。
以上专利虽能起到一定固定引流管的作用,但如果穿刺点渗液或敷料贴与皮肤之间形成密闭隔离,其固定作用就很难凸显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透明敷料贴,能有效地延长患者贴膜的使用时间,加强固定,减少脱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透明敷料贴包括:椭圆形外贴膜,呈环状;圆形内贴膜,贴于所述椭圆形外贴膜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内贴膜外缘与椭圆形外贴膜内缘无缝紧密衔接;延长软管,其起始部分位于圆形内贴膜和椭圆形外贴膜的粘贴侧,所述圆形内贴膜外缘与延长软管起始端相接;所述延长软管其末端管体布满通气孔;气囊,完全包裹所述延长软管末端上的通气孔;所述气囊经通气孔与所述延长软管、所述圆形内贴膜粘贴侧相通;所述气囊与延长软管末端之间形成密闭囊腔;密闭接头,与延长软管末端管体相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透明敷料贴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延长软管长度大于所述椭圆形外贴膜的最长半径;所述延长软管起始端开口与所述圆形内贴膜粘贴侧相通,其末端管体内径大于其前段管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透明敷料贴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气囊经通气孔与所述延长软管、所述圆形内贴膜粘贴侧相通,可通过观察气囊的充气与否来判断圆形内贴膜是否已与皮肤之间形成隔离。
(2)所述密闭接头可与注射器相衔接,可往外抽吸,可使所述气囊、延长软管、圆形内贴膜内形成负压。所述密闭接头未与注射器衔接时,外界气体或液体不能经密闭接头进入所述延长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透明敷料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透明敷料贴包括:椭圆形外贴膜1呈环状;圆形内贴膜2位于椭圆形外贴膜的中心位置;其外缘与椭圆形外贴膜内缘无缝紧密衔接、与延长软管起始端相接;延长软管3起始端位于圆形内贴膜和椭圆形外贴膜的粘贴侧,其末端4管体布满通气孔,延长软管长度大于所述椭圆形外贴膜的最长半径,延长软管起始端开口与所述圆形内贴膜粘贴侧相通,其末端管体内径大于其前段管体;气囊5完全包裹所述延长软管末端4上的通气孔,与延长软管末端之间形成密闭囊腔,气囊经通气孔与延长软管、圆形内贴膜粘贴侧相通,可通过观察气囊的充气与否来判断圆形内贴膜是否已与皮肤之间形成隔离;密闭接头6与延长软管末端管体相接,可与注射器相衔接,可往外抽吸,可使气囊、延长软管、圆形内贴膜内形成负压,从而使贴膜保持紧贴皮肤的状态,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常规下,气囊应保持吸瘪状态,当气囊充满气体或液体时,说明贴膜与皮肤之间分离,可用注射器抽吸,可将气囊、延长软管及圆形内贴膜内产生的气体或液体抽吸干净,使贴膜紧贴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5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护理带
- 下一篇:一种术后透气止痛抑菌伤口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