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头压辊环模制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5103.2 | 申请日: | 201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鹏;万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头压辊环模制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模制粒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头压辊环模制粒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将各种分散的生物质废弃物(稻杆、木屑等)经过收集、干燥、粉碎等一系列的工序处理之后,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借助特定模具将其挤压成容易储存、运输和密度较高的固体燃料。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在燃烧使用过程中,不管CO2净排放还是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均远远低于燃煤时污染气体的排放,换句话说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目前世界上最干净的燃料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其中每年的农作物稻轩产量大约为4.33亿吨,而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大约为1.76亿吨。利用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将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固体颗粒,不仅可用于燃烧发电,还可用于替代化石燃料作为工厂或家庭供暖和生活燃料,这使得生物质度弃物的利用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现有的生物质燃料的制粒装置往往存在运转稳定性差、挤压力小、产品质量差、安全性差等缺陷,从而大大的制约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头压辊环模制粒装置。
一种双头压辊环模制粒装置,包括环模、环模固定座、带轮、压辊、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模的壁面上设有若干组模孔,物料在受到挤压后进入模孔成型,环模固定在环模固定座的第一端,所述环模固定座的第二端设有圆环状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到带轮的中心孔中,所述带轮通过螺栓与环模固定座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凸起的内腔中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环模固定座第一端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主轴的前部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中穿过,主轴中部和第二端的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轴套、第二轴套,通过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实现主轴的固定,在带轮转动时,环模固定座和环模转动,而主轴处于静止状态,所述主轴的前端部与压辊固定座相连接,所述两组压辊平行设置在环模的内腔中,所述压辊包括第一轴头、压辊轴、辊轮、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头、第二轴头偏心的固定在压辊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轴头固定在压辊固定座上,辊轮设置在压辊轴的外侧,所述辊轮与压辊轴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
优选地,所述两组压辊的第一轴头通过压板固定连接,保证两组压辊运转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在机壳的支撑立板上,所述第二轴套固定在机壳第一端的侧板上,所述机壳第二端的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环模固定座从所述圆孔中穿过,所述带轮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机壳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环模的前端部设有锥形的进料口,以方便物料能够进入环模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带轮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转动,环模固定座与主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环模固定座和环模跟随带轮转动,而主轴处于静止状态,粉碎后的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环模的内腔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物料紧贴在环模的内壁上,压辊受到物料的摩擦高速转动,第一轴头、第二轴头偏心的固定在压辊轴的两端,压辊上辊轮与环模内壁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化,当压辊上辊轮与环模内壁之间的间隙处于最小时,物料受到的挤压力最大,物料不断的受到挤压从环模的模孔内被挤成条状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确保高速转动下环模、环模固定座运转的稳定性,具有运行稳定性好的优点;第一轴头、第二轴头偏心与压辊轴偏心设置,使得压辊上辊轮与环模内壁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化,确保物料能够进入辊轮与环模之间的间隙中,并保证了产品的紧实度,具有挤压力大、成品质量好的优点;带轮设置在机壳的内腔中,保证了运行的安全性,具有安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头压辊环模制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辊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环模,3、环模固定座,4、机壳,5、带轮,6、第一轴套,7、第二轴套,8、压辊,9、压辊固定座,10、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主轴,13、底座,14、压板,801、第一轴头,802、压辊轴,803、第三轴承,804、辊轮,805、第四轴承,806、第二轴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5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储能式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