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无负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14352.X | 申请日: | 2017-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8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新昱 |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 | 代理人: | 于志波 |
| 地址: | 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电源 适配器 负载 自动 断电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无负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属于日用电器的节电及安全运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家用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俗称充电器。一般由外壳、电源变换器和整流电路组成,其输出一般多为直流输出型,也有交流输出型的。广泛配套于移动通讯设备、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
从人们日常使用这些电源适配器的习惯方式上看,有相当比例的电源适配器与供电电网始终是相连接的。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众多的办公室写字楼电源插排上插满电源适配器的插头,当需要带着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时,直接断开电脑与电源适配器的接口,回来时再重新连接上继续使用,下班后不少的电脑关闭,只是充电器这时处于无负载的工作状态而已。
电源适配器的无负载工作状态,仍然是要消耗电能的,一般称为空载电耗。根据电源适配器的种类结构和功率不同,其无负载状态下的空载电耗功率在0.1W—2W,有的采用工频电源变压器降压结构的甚至高达十几瓦。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空载电耗,一旦与数以亿计的使用量相乘,其无负载状态下的能耗就不是一个发电厂可以满足的了。还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安全问题,电源适配器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况下,即使无负载状态下耗电较小,但却一直与市电电网相连接。一旦内部发生故障,也会发生高温引起火灾。这对于电源管理不严格的场所,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损失绝不是几个电费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电源适配器的使用过程确实存在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分析其结构,设计者基于绝缘性能、可靠性和体积等因素,并没有在电源输入端设置开关,而采取插拔电源连接插头的形式代替切断电源输入。但在使用过程中,插拔电源连接插头确实是比较麻烦和费事的工作,这主要是保证插头插座的接触紧密良好,就会给插入和拔出带来阻力。即便设置了电源输入端的开关,也需要人来操作,不能及时关断电源,问题也同样存在。这就提出了一个课题,电源适配器在无负载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供电电源,就可以避免空载消耗电力,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现存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目前针对电源适配器空载电耗的解决方案的报道,是着力于降低其空载电耗。例如采用开关电源的电源适配器选取耗电更小的控制芯片,加大启动电阻值,增加泄放电阻值等。采用工频电源变压器降压结构的电源适配器,限于变压器的结构,难以采取有效的节电措施。如果有一种简单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在电源适配器的无负载工作状态下能够及时切断供电电源,一定会促进电源适配器的技术进步,改善其能耗指标,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工程的进展,以及降低火灾发生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无负载自动断电控制装置,可以在电源适配器处于无负载的情况下,自动切断市电供电回路,有效避免能源消耗,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从控制技术角度似乎不是问题,只要将负载信号驱动电子开关就可以切断市电供电回路。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持续稳定的工作电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就与我们的发明初衷相悖,产生新的电能消耗。况且恢复供电的问题的控制逻辑也不是十分简单,切断电路容易恢复供电比较困难。
此前,对于电气设备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频设备,为了解决待机功率消耗问题,提出了不少的方法。其中一种技术方案就是设置一个微型电池供电的微功耗芯片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一旦收到开机信号,用微功耗的芯片输出驱动主机的开机。开机以后主机的电源再给微型电池充电。十分明显,这种方案对于电源适配器是不合适的。
综上所述,电子控制的方法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是行不通的。只能尝试简单的无源电气控制方法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新昱,未经孙新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4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