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查井座圈塑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2752.7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卢方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天兴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246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查井 座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查井座圈塑模。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地下井,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塑料一体注塑检查井是指构成检查井的主要井座部分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井筒插口采用360度环型承载平台,井身及井座底部采用网状加强筋,各承插口采用环型加强筋设计,根据接管数和角度不同有起始井座、直通井座、45度弯头井座、三通井座、四通井座等。
然而现有的检查井座圈塑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检查井容易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导致检查井的磨损较为严重,降低了检查井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检查井座圈塑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查井座圈塑模,包括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检查井顶部通过定位孔与井盖卡扣连接,所述检查井外表壁设置有加强筋层,且加强筋层外表壁设置有海绵缓冲层,所述检查井内表壁一侧设置有刻度尺,另一侧通过减震支杆与攀爬梯连接,且攀爬梯外表面焊接有踏板,所述检查井两侧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外表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管道外表壁两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夹持板内表面设置有压合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销共安装有四个,且四个定位销两两之间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海绵缓冲层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孔共安装有多个,且多个定位孔为等间距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踏板为两段式结构,其上端为矩形结构,下端为三角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震支杆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柱,且弹簧柱的最大压缩幅度为5cm。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绵缓冲层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结构,能够在检查井安装地底时,将检查井外表壁受到的泥土挤压张力进行均匀导流的作用,使得检查井受到的挤压张力通过海绵缓冲层进行缓冲作用,从而降低了检查井的使用磨损,其次通过设置的踏板上端为矩形结构,下端为三角结构,一方面方便检查人员踩踏,另一方面三角的结构也增强了踏板自身的牢固性,避免出现踏板踩踏断裂的现象,最后通过减震支杆内部设置的弹簧柱,能够在检查人员使用攀爬梯时,通过弹簧柱的压缩形变降低攀爬梯受到的震动影响,从而避免减震支杆与检查井内表壁发生过度磨损的情况,延长了检查井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检查井座圈塑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攀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定位销、2-压合层、3-刻度尺、4-海绵缓冲层、5-井盖、6-检查井、7-攀爬梯、8-防水层、9-管道、10-夹持板、11-加强筋层、12-定位孔、13-踏板、14-减震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检查井座圈塑模,包括检查井6,检查井6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2,检查井6顶部通过定位孔12与井盖5卡扣连接,检查井6外表壁设置有加强筋层11,且加强筋层11外表壁设置有海绵缓冲层4,检查井6内表壁一侧设置有刻度尺3,另一侧通过减震支杆14与攀爬梯7连接,且攀爬梯7外表面焊接有踏板13,检查井6两侧设置有管道9,管道9外表壁设置有防水层8,管道9外表壁两侧设置有夹持板10,夹持板10内部设置有定位销1,夹持板10内表面设置有压合层2。
定位销1共安装有四个,且四个定位销1两两之间相互对称,海绵缓冲层4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结构,定位孔12共安装有多个,且多个定位孔12为等间距结构,踏板13为两段式结构,其上端为矩形结构,下端为三角结构,减震支杆14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柱,且弹簧柱的最大压缩幅度为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天兴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市天兴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2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传送及上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PVD沉积设备的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