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2152.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舒明泉;张幸波;徐斌峰;赵卓;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农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切 工作把手 单极 卡头 内鞘 外鞘 等离子双极电切镜 主机电源正极 配合连接 外围结构 组件连接 定位套 绝缘管 切割环 陶瓷头 外管 工作电流回路 电极插头 高安全性 高可靠性 滑块组件 密封性好 生理盐水 主机电源 负极 出水量 低成本 导通 拆卸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包括工作把手、内鞘组件、外鞘组件,工作把手与内鞘组件连接,内鞘组件与外鞘组件连接,还设置有单极电切环,单极电切环与工作把手配合连接,所述单极电切环与主机电源正极连接,主机电源正极、单极电切环、生理盐水、外鞘组件、内鞘组件、工作把手上的电极插头、主机电源负极构成工作电流回路。所述单极电切环仅由切割环和电切环外围结构组成,电切环外围结构包括陶瓷头、外管、保护管、定位套、绝缘管和卡头,陶瓷头、外管、保护管、定位套、绝缘管、卡头固定成一体,卡头与工作把手配合连接,切割环与卡头导通。本申请结构简洁、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增大出水量,安装拆卸简便,滑块组件密封性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等离子双极电切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切镜前端外鞘管与内鞘管之间间隙非常小,导致手术时前端孔出水量几乎没有,临床上,必须增加电切镜插入深度,出水完全依靠后端的出水孔,手术操作难度增加,影响临床使用。现有技术双极电切环(两极都做在电极上)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成本高,工作时不够稳定。现有技术的单极电切镜工作时,人体需要接负极板,回流电流要经过人体、负极板回到主机,存在因负极板与人体接触不良导致过热烧伤的风险。现有技术内鞘与外鞘之间的密封是锥面配合密封,成本高、安装不够方便。现有技术镜座与内窥镜通常是锁环结构,先将内窥镜插入镜孔道内,到位后,转动锁环,将镜子锁紧在镜座上面,需要锁紧动作,步骤多且繁琐、操作不够方便。本申请在专利申请号为201611160402.3,名称为:“双极电切镜组件及其电极与滑块的配合方法”基础上改进,该设计中滑块缺乏密封,漏液可能进入滑块中,导致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的等离子双极电切镜。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包括工作把手、内鞘组件、外鞘组件,工作把手与内鞘组件连接,内鞘组件与外鞘组件连接,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单极电切环,单极电切环与工作把手配合连接,单极电切环与主机电源正极连接,主机电源正极、单极电切环、生理盐水、外鞘组件、内鞘组件、工作把手上的电极插头、主机电源负极构成工作电流回路。本申请通过单极电切环的设计兼具结构简洁、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安全性。
本申请所述单极电切环仅由切割环和电切环外围结构组成,电切环外围结构包括陶瓷头、外管、保护管、定位套、绝缘管和卡头,陶瓷头、外管、保护管、定位套、绝缘管、卡头固定成一体,卡头与工作把手配合连接,切割环与卡头电导通。
本申请所述外鞘组件设置有外鞘管、外鞘主体、挡圈、进水阀、出水阀、外鞘按钮、扭簧,外鞘主体套装在外鞘管上,挡圈、进水阀、出水阀安装在外鞘主体上,外鞘按钮与内鞘组件配合卡接并通过销钉安装在外鞘主体上,扭簧套在销钉上,所述外鞘管采用导电的金属材料制作,外鞘管与内鞘组件接触导通,电极插头安装在工作把手上,外鞘管上部具有圆弧凸起,圆弧凸起与内鞘组件之间具有扩大的出水通道,增大出水量。
本申请所述挡圈、进水阀、出水阀均通过螺纹安装在外鞘主体上并用环氧树脂胶固定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2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