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蜂窝活性炭的隧道式活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9501.3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蒋应梯;庄晓伟;潘炘;王进;刘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1B32/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蜂窝 活性炭 隧道 活化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窝活性炭的活化设备,尤其是一种以废粉状活性炭为原料制备蜂窝活性炭的隧道式活化设备。
二、背景技术
在许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都存在着有机挥发物污染空气的情况,如涂料生产车间、家具油漆车间、新装修的办公室或住宅房间空气中都含有甲醛、苯系有机物或其他有机溶剂挥发物,如果人长期处于含有这些有机挥发物的环境中,对身体有较大危害,甚至有致癌的隐患,对这些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活性炭已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和废气治理,常用的为颗粒活性炭,近年来开发了蜂窝活性炭,它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烟气的脱硝脱硫处理、有机废气净化处理、有机溶剂回收、空气净化等领域,而且因其气流阻力比颗粒状活性炭小得多,深受用户的欢迎,其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这类蜂窝活性炭是在煤粉或木炭粉中加入煤焦油等粘结剂经搅拌混合、压制成型,再用水蒸汽活化而制成的,其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中孔很少,吸附去除较大分子有机气体如苯系物的容量较小,同时,这类蜂窝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再生较麻烦,使用一定时间后就必须更换,使用成本较高,即使通过再生也难以恢复到原吸附量。近年来,已有可再生的蜂窝活性炭的专利报导,如申请号为201410728499.8的发明专利“一种光降解甲醛蜂窝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成品粉状活性炭与复合粘结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模具压制成型,经高温处理后浸入纳米TiO2悬浮液,再经加热烘干而制得,它的吸附量由粉状活性炭的性能所决定,而且因粘合剂的加入而降低了原粉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申请号为201410830775.1的发明专利“光催化蜂窝活性炭网”,其特征是以煤粉为原料,用粘土、羧甲基纤维素和煤焦油为组分的复合粘结剂,经搅拌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型,再在高温炉中用水蒸汽或二氧化碳活化而制得,其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且产品中含有粘土等杂质,其灰分含量较高,产品的吸附性能较差,对较大分子有机气体的吸附量较小;又如申请号为201710218923.8发明专利“一种板栗果蓬基光催化蜂窝活性炭及其废气净化设备”中所述的蜂窝活性炭是以板栗果蓬为原料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的。我国每年粉状活性炭的使用量达数十万吨,使用后的活性炭成为固体废弃物,废炭资源非常丰富,如丢弃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是资源浪费。目前,主要通过加热法对废粉炭进行再生,得到的仍然为再生粉状活性炭,仅局限于液相脱色或吸附。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了以使用过的废粉状活性炭为原料,用水蒸汽活化工艺制备蜂窝活性炭的隧道式活化设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备蜂窝活性炭的隧道式活化设备,它的主体为长方体隧道式活化窑,顶部呈圆弧拱形,由干燥段和活化段及冷却段组成,分别被两扇可移动的分隔门相隔。该活化设备由可移动进料门1、活化车2、蜂窝状炭块承载托盘3、车轮5、工字钢铁轨6、耐火板7、可移动分隔门8和11、活化尾气烟道9、活化窑基础10、冷却段12、牵引钢丝绳13、耐火墙14、活化窑壳体15、燃气烧嘴16和蒸汽喷头17所构成。蜂窝状炭块堆放在承载托盘上,托盘上设置耐火板,托盘放置在活化车上,活化车通过车轮放置在工字钢铁轨上,工字钢铁轨固定在活化窑基础上,活化车通过牵引钢丝绳相连接和被牵引。承载托盘与耐火板之间设置隔热层,耐火板7与耐火墙14之间设置柔性耐温隔热材料,以保证活化车能在轨道上移动并使活化车和轨道的温度较低。在活化窑的外壳墙体上设置两排适当数量的燃气烧嘴和一排适当数量的活化蒸汽喷头,以对活化窑进行加热升温和向活化窑内通入补充活化用的蒸汽。活化尾气通过顶部的烟道返回到活化窑的干燥段,对蜂窝炭块进行预干燥后经烟道排入烟囱。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制备蜂窝活性炭的隧道式活化设备的纵向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1为可移动进料门;2为活化车;3为蜂窝状炭块承载托盘;4为蜂窝状炭块;5为车轮;6为工字钢铁轨;7为耐火板;8、11为可移动分隔门;9为活化尾气烟道;10为活化窑基础;12为冷却段;13牵引钢丝绳。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制备蜂窝活性炭的隧道式活化设备的横向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14为耐火墙;15为活化窑壳体;16为燃气烧嘴;17为蒸汽喷头;其余部件说明同上。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9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下发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纱出口用碎物卷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