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用菊花大田移栽打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9086.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泉;洪立洲;王茂文;丁海荣;邢锦城;朱小梅;刘冲;董静;温祝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菊花 大田 移栽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药用菊花苗大田移栽打孔器。
背景技术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头状花序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和保健茶饮,具有清风散热、平肝明目、利血解毒的作用。在培育药用菊花时,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幼苗成活率,避免缺苗断垄,菊苗移栽是经常使用的培育步骤之一。传统的菊花移栽工具如铁锹、小铁铲等移栽效率低,且株行距不太好控制,大大降低了药用菊花田间大规模生产的可操作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药菊幼苗移栽工具,用于打出株距可控、深浅一致的移栽苗穴,提高打孔效率和菊苗田间整齐度,可适用于大规模的菊苗移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菊幼苗移栽器,包括:手柄、连接杆、定位板和打孔部。
所述手柄为与连接杆连接便于人工操作打孔器的圆柱形钢管。
所述连接杆指一端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定位板结合的圆柱形钢管。
所述定位板指一端与连接杆相连,另一端用于固定打孔部的矩形管。
所述打孔部具体包括连接主体和锥尖,所述锥尖为扁圆锥体结构;所述连接主体为一端有外螺纹圆柱形结构,用于与定位板进行连接,另一端为与锥尖底面连接扁圆柱体结构。
可选地,在定位板矩形管上分布有间距一致具有内螺纹结构的圆柱形定位孔,用于固定打孔部连接主体。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长80cm。
可选地,所述打孔部连接主体长15cm,锥尖长8cm。
可选地,所述连接主体外螺纹端圆柱体直径为5cm;所述定位板矩形管上具内螺纹结构圆孔直径为5cm,连接主体外螺纹端可通过螺旋拧紧方式将连接主体拧到定位板上具内螺纹结构圆孔中,从而将打孔部固定到定位板上。
可选地,定位板长度为80cm。
可选地,定位板上具内螺纹结构圆孔间距离为5cm。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药用菊花大田移栽打孔器,包括:手柄、连接杆、定位板和打孔部,所述定位板位于连接杆和打孔部之间,一方面用于固定打孔部,一次性可打出多个距离可控的小孔,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让所述打孔部下压的着力点;所述打孔部具体包括连接主体和锥尖,所述连接主体一端可通过螺纹构造与定位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锥尖底面连接。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栽器类扁圆锥体构造的锥尖可以轻易破开泥土进行打孔,打出深浅一致、距离可控的孔洞,提高了打孔效率,打出的扁圆形孔在放入菊苗后易于覆土,可适用于大规模的药用菊花幼苗移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孔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孔部连接主体外螺纹端横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孔部连接主体与锥尖连接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矩形钢管横截面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手柄(1)、连接杆(2)、定位板(3)、打孔部(4)、定位孔(5)、连接主体(6)、打孔锥尖(7)、圆形横截面(8)、扁圆形横截面(9)、定位板矩形横截面(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药用菊花大田移栽打孔器,由手柄(1)、连接杆(2)、定位板(3)、打孔部(4)4部分组成。手柄(1)长度50cm,由1根直径4cm钢管截得;连接杆(2)长度80cm,由两根直径4cm钢管截得,通过连接杆(2)可将手柄(1)和定位板(3)进行连接固定;定位板(3)由长度80cm矩形钢管截得,矩形钢管横截面底面长8cm、高3cm;定位板(3)上表面通过连接杆(2)与手柄(1)相连,下表面分布有间距一致的定位孔(5),通过内外螺纹拧紧方式将打孔部(4)固定在定位板(3)上;打孔部(4)由连接主体(6)和打孔锥尖(7)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根据需要的株距调整定位板(3)上打孔部(4)的数量和距离,在需要打孔的田间地块,双手紧握手柄(1)两端,将打孔锥尖(7)放在要打孔位置,尽量使打孔器与地面呈垂直位置,一只脚放在定位板上,双手和脚同时用力下压,直到定位板(3)下表面接近地面,然后拔出打孔器,打孔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9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