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潮地下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9084.2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焦妍;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地下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潮地下室。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可增加使用面积,地下室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下室的返潮和渗漏问题比较普遍,地下室的防潮对于整个地下室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公开号为CN2024163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它包括混凝土顶板、混凝土侧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侧墙的内侧设一道隔墙,隔墙与混凝土侧墙之间设有排水的夹腔,夹腔与地下室底板上设置的疏水层连通。
这种地下室防水结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下室的漏水问题,但是春夏室内温度上升比室外温度慢,并且室内湿度大,极易发生返潮,地下室的墙壁和存放的物品因此容易霉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地下室,通过在地下室设置排水组件与湿度感应风机,达到使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的墙壁和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地下室,包括混凝土顶板、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侧墙,所述地下室底板上设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内部设有排水组件,所述混凝土顶板与所述地下室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隔墙,所述隔墙位于所述混凝土侧墙相对于所述混凝土顶板的一侧,所述混凝土侧墙与所述隔墙之间形成夹腔,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夹腔连通,所述夹腔内填充有级配碎石,所述隔墙远离所述混凝土侧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顶板和所述地下室底板连接,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吸水层连通,所述疏水层远离所述地下室底板的一侧设有防水卷材,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防水卷材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地下室顶板上流下来的渗漏水流入夹腔中,一部分渗漏水被级配碎石吸收,一部分渗漏水通过夹腔进入与夹腔连通的排水组件中排走;同时,当地下室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地下室的水分凝结成水珠,这些水珠再渗透进吸水层中,然后再排入与吸水层连通的排水组件中;另外,地下室湿度太大,地下室的水汽凝结成水珠,一部分水珠凝结在防水卷材的外壁上,少许水珠再渗透防水卷材,渗透进防水卷材的水珠再通过与防水卷材相连通的排水组件排走,从而使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件包含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夹腔连通,所述主管道远离所述夹腔的一端连通有集水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混凝土顶板上流下的渗漏水通过夹腔排入主管道中,再通过主管道排入集水坑内,减少地下室的水分,从而使得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件包含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水层连通,所述第一支管远离吸水层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在吸水层的外壁上凝结成水珠,水珠再渗透进吸水层,吸水层吸收水分后便通过第一支管排入主管道中,再通过主管道排入集水坑中,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的墙壁和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件包含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防水卷材连通,所述第二支管远离防水卷材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地下室的水汽在防水卷材的外壁上凝结成水珠,少许水珠渗透进入防水卷材中,再通过与防水卷材连通的第二支管排入主管道中,然后再通过主管道排入集水坑中,从而能进一步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的效果更为有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背对疏水层的一侧放置有湿度感应风机,所述湿度感应风机包含风机本体、湿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与所述风机本体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湿度感应器将湿度信号传送给风机本体,风机本体开始工作,风机本体将地下室的水分吹往吸水层,吸水层吸收地下室的水分,地下室的水分快速减少,使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的效果更为有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顶板远离所述防水卷材的一侧设有外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漏水流向混凝土顶板时,外防水层能有效减少地下水通过混凝土顶板渗透进地下室内,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发生返潮、地下室存放的物品不易霉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9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