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8201.3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波恩电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柱,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柱。
背景技术
现有铅酸蓄电池用的电极端子,有铅极柱、铜芯内嵌极柱和不锈钢螺栓内嵌极柱等。铜芯内嵌极柱即是采用中间带有螺纹盲孔的铜镶件包铸在汇流排的铅合金套座中作为电极使用,是近年来铅酸蓄电池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电极端子。
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或长期使用中,铅酸蓄电池内部酸雾会沿着极柱和电池外壳的缝隙慢慢往上爬,以至于爬到电池外部,这样既腐蚀了极柱,又可能因爬出的酸雾多而影响环境和腐蚀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柱,解决铅酸蓄电池产生的酸雾,避免腐蚀极柱和设备,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柱,包括铜芯镶件以及包铸于铜芯镶件的铅套件,且所述铜芯镶件具有供外部导体相连的插槽,所述铅套件外位于远离铜芯镶件的一端套设有环形挡板,于所述环形挡板背向铜芯镶件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吸收酸雾的活性炭板,且所述环形挡板边缘处固设有压紧板以形成供活性炭板边沿嵌入的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铅套件外设有一个环形挡板,且环形挡板一侧安装有活性炭板,且通过压紧板形成压槽,便于更换活性炭板,活性炭板是采用活性炭颗粒和粉末,加入无机硅改性黏合剂,通过浇注和高温固化成型的一种环保新产品,具有吸附有害气体的作用,铅酸蓄电池充电或长期使用时均会产生有害的酸性气体,可通过活性炭板吸附,避免酸雾流向铜芯镶件端,避免腐蚀极柱和设备,有效解决铅酸蓄电池产生的酸雾,避免腐蚀极柱和设备,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铅套件外固设有密封绝缘套,且所述密封绝缘套开设有供环形挡板安装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挡板具有沿其径向设置以变形卡入环形卡槽内的一个断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绝缘套,防止极柱安装入壳体内时产生漏电的问题,且开设环形卡槽,以便环形挡板安置,则环形挡板具有一个断口以便变形安装,将环形挡板安装在密封绝缘套中,避免导电至环形挡板处,延长环形挡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于所述环形挡板朝向铜芯镶件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吸收水分的海绵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海绵板,可用于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进入铅酸蓄电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环形挡板开设有供海绵板嵌装的环形槽,且所述环形槽的侧壁自槽底向槽口方向倾斜向内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槽,且侧壁倾斜设置,以供海绵板嵌装,避免海绵板从环形槽中松脱,同时避免海绵板吸收水分过多,导致环形槽内积水,避免水沿环形挡板安装的缝隙继续流向铅酸蓄电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铅套件外靠近铜芯镶件处具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凸棱,且所述环形凸棱沿铜芯镶件所在端向铅套件所在端方向倾斜向外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凸棱,且倾斜设置,用于阻挡遗留的酸雾继续流向铜芯镶件所在端,改变酸雾的流向,确保极柱不受酸雾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有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铅套件向铜芯镶件方向依次呈阶梯状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不同的设置,可避免最先接触酸雾的环形凸棱并没有完全阻挡酸雾的现象,可根据酸雾流向依次阻挡,确保酸雾完全阻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铅套件远离铜芯镶件的一端具有嵌装于汇流排内以固定铅套件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压紧凸环和形状不规整的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座,且具有形状不规整的卡板,从而与铅酸蓄电池中的汇流排固定,从而限制安装于铅酸电池后的铅套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设置压紧凸环,避免极柱安装后汇流排对连接座挤压过度,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铅套件外设有密封绝缘套,在密封绝缘套中固定一个环形挡板,且环形挡板一侧安装有活性炭板,且通过压紧板形成压槽,便于更换活性炭板,可通过活性炭板吸附,避免酸雾流向铜芯镶件端,避免腐蚀极柱和设备,有效解决铅酸蓄电池产生的酸雾,避免腐蚀极柱和设备,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波恩电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波恩电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8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及防水通信设备
- 下一篇:锂电池储能系统主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