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固定支架及包含其的光纤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5887.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傑;郭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G02B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固定 支架 包含 模组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应用于光纤设备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光纤固定支架及包含其的光纤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光纤模组的封装方式可分成有源耦合与无源耦合方式。例如采用有源耦合方式则须有专用的耦合器,另外,若采用无源耦合方式,则需使用数个摄影机撷取光发射元件及光学透镜模组的影像进行重合,以确定最佳耦合位置,而导致耦合时所需的设备价格较高与加工程序较多等不足之处。同时不管采用何种耦合方式皆需在找到最佳位置后,以人工用UV胶进行固定,在此阶段极易造成光发射元件、光学透镜模组与光纤间的偏移,而导致光纤耦合效果变差。现有技术中用的光纤模组封装方式于实际使用上,仍有设备成本较高、加工程序较多及光纤耦合效果较差的缺失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固定支架及包含其的光纤模组,用以降低光纤模组封装所需的设备成本与减少加工程序。
为了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光纤固定支架,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的一面凹设形成一点胶槽,该本体于相邻所述点胶槽的一面设有数个光纤定位孔,该些光纤定位孔贯穿至该点胶槽位置。
所述本体相异于所述点胶槽的一面两侧分别突设有一凸块,两所述凸块分别贯穿设有一第一定位孔。
所述本体于两外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贴合面,两所述第一贴合面至少一个为由上而下渐缩倾斜的一斜面。
所述本体的两所述第一贴合面分别为由上而下渐缩倾斜的该斜面。
一种光纤模组,它包括:一光纤公母连接器和一光纤固定支架,该光纤公母连接器与该光纤固定支架组接,该光纤固定支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一面凹设形成一点胶槽,该本体于相邻该点胶槽的一面设有数个光纤定位孔,该些光纤定位孔贯穿至该点胶槽位置,而该本体相异于该点胶槽的一面两侧分别突设有一凸块,两该凸块分别贯穿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且该光纤公母连接器的一端穿设有数个光纤线,且该些光纤线经由该光纤固定支架的该点胶槽位置穿过该些光纤定位孔,固定胶填注于该点胶槽内,以使得该些光纤线固定于该光纤固定支架,且该些光纤线远离该光纤公母连接器的一端突出于该光纤固定支架;
该光纤固定支架固定于一电路板;
一光电阵列元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该光电阵列元件配置于该电路板异于该光纤固定支架的设定位置;以及
一透镜元件安装于该光纤固定支架:该透镜元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容置槽,两该容置槽内分别突出设有一定位柱,且该透镜元件的两该容置槽分别供该光纤固定支架的两该凸块容置,而两该定位柱分别插设于该光纤固定支架的两该第一定位孔内。
所述固定胶为一UV胶,当该固定胶填注于该点胶槽时,通过照射一UV光以固化该固定胶,以使得该些光纤线固定于该点胶槽内。
所述电路板相对于该光纤固定支架的两第一定位孔设有两第二定位孔,由两该第一定位孔与两该第二定位孔定位安装。
所述光电阵列元件为一光电转换阵列元件或一光发射阵列元件。
所述光纤固定支架的该本体于两外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贴合面,两该第一贴合面至少一个形成为由上而下渐缩倾斜的一斜面,而该透镜元件对应两该第一贴合面分别形成有一第二贴合面,至少一个该第二贴合面形成为由上而下渐扩倾斜的一斜面,以供该光纤固定支架呈斜面的该第一贴合面嵌合于该透镜元件呈斜面的该第二贴合面。
所述光纤固定支架的该本体的两该第一贴合面分别形成为由上而下渐缩倾斜,且该透镜元件的两第二贴面分别对应形成为由上而下渐扩倾斜,而两该第一贴合面与两该第二贴合面相互嵌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光纤固定支架及包含其的光纤模组,用以降低光纤模组封装所需的设备成本与减少加工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固定支架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模组的立体外观图。
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透镜元件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透镜元件的前视示意图。
1:光纤固定支架;11:本体;12:点胶槽;13:光纤定位孔;14:凸块;15:第一定位孔;16:第一贴合面;2:光纤公母连结器21:光纤线;3:电路板;4:光电阵列元件;5:透镜元件;51:容置槽;52:定位柱;53:第二贴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5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光纤适配器转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