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防倒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258.6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0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华;冯珍珍;张锐锋;梁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08 | 分类号: | E06C1/08;E06C7/46;E06C7/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681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防倒梯子。
背景技术
电力检修中,经常需要攀爬用的梯子,梯子将电力检修人员支撑起来,并对较高位置处的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现有普通的攀爬梯子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梯子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侧滑的现象;而且梯子使用需有人扶手,降低工作劳动效率低;普通的攀爬梯子在生产时,两端四点在一个平面内,由于地形的不同,四点同时与墙壁和地面接触,易造成三点接触,另一点悬空,且梯子的轴心线竖直方向一致非常困难,造成重心与轴心不一致,易使梯子歪倒,又由于梯子使用使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在受力的情况下,水平方向有重力的分解,会形成梯子下端向外滑动,造成高空坠落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防滑及防倒功能的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滑防倒梯子,包括梯架,梯架上设置有攀爬的踏杆,所述梯架的上、下端分别铰接设置有上、下防滑块,所述上、下防滑块的铰接轴与梯架的长度方向夹角布置,所述下防滑块与梯架的下端构成可调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上、下防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防滑锯齿面。
所述下防滑块的铰接端与调节丝杆连接,所述调节丝杆与梯架下端的螺纹管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梯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调节丝杆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的端面抵靠。
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钢钎的一端,所述钢钎的长度方向与梯架平行,所述钢钎上设置有开口卡,所述开口卡卡设在梯架上,所述开口卡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抵靠在钢钎上。
所述上滑块位于梯架的上端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上防滑块之间通过防滑带连接。
靠近梯架下端的踏杆上设置有水平柱,所述水平柱的长度方向与踏杆平行。
所述第二螺母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第二螺母铰接布置且铰接轴与调节丝杆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的上、下防滑块分别与梯架铰接且铰接轴与梯架长度方向夹角布置,从而能够增大上、下防滑块与建筑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有效起到防滑的作用,并且上述的下防滑块与梯架下端构成长度方向可调式配合,从而可适应不同基面的支撑需求,确保梯架的上、下两端处在同一个平面内,避免梯架的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滑防倒梯子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滑防倒梯子的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滑防倒梯子的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滑防倒梯子的下防滑块与梯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防滑防倒梯子,包括梯架10,梯架10上设置有攀爬的踏杆14,所述梯架10的上、下端分别铰接设置有上、下防滑块20、30,所述上、下防滑块20、30的铰接轴与梯架10的长度方向夹角布置,所述下防滑块30与梯架10的下端构成可调式连接;
结合图1所示,上述的上、下防滑块20、30分别与梯架10铰接且铰接轴与梯架10长度方向夹角布置,从而能够增大上、下防滑块20、30与建筑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有效起到防滑的作用,并且上述的下防滑块30与梯架下10端构成长度方向可调式配合,从而可适应不同基面的支撑需求,确保梯架10的上、下两端处在同一个平面内,避免梯架10的倾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梯子的防滑性,所述上、下防滑块20、3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防滑锯齿面21、31,上述的第一、第二防滑锯齿面21、31与上、下防滑块20、30长度方形垂直,且上、下防滑块20、30的铰接轴与梯架10长度方向夹角布置,这样可增大第一、第二防滑锯齿面21、31与基面的接触面,从而增大摩擦。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为实现下防滑块30与梯架10长度的调节,所述下防滑块30的铰接端与调节丝杆32连接,所述调节丝杆32与梯架10下端的螺纹管构成螺纹连接。
为实现对下防滑块30的锁紧固定,所述梯架1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母11,所述调节丝杆32上设置有第二螺母321,所述第二螺母321与第一螺母11的端面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黄酸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脂肪酸新化合物及其分离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