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过滤式水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191.6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章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菲利特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过滤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过滤式水过滤器。
背景技术
世界上大多数的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传统的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的饮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还存在着两次污染的问题,如高层的水箱供水,漫长的自来水输送管线,都会造成潜在的铁锈,水垢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因此水处理已然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水过滤器是原水进行粗过滤效果的水处理装置,现有的水过滤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范围广,然而,现有的水过滤器结构过于简单,过滤效果较差,只能够做到简单的过滤大分子杂质,过滤后的水分还需要经过多级工序进行再生,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再利用,这就导致水过滤器功能并不完善,处理效果较难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过滤式水过滤器,具备内部资源利用率高,多级过滤效果,出水纯度高的特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过滤式水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抽水泵,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居中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吸水口和排污口,所述吸水口和排污口在壳体的外表面间隔设置,壳体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的内腔间隔设置有隔板,隔板在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过滤室、吸附室和净化室,过滤室、吸附室与净化室在壳体内部依次排列;
所述过滤室的两侧分别与吸水口、排污口连通,过滤室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柱滤网,圆柱滤网的外圈设置有滤网托架,所述滤网托架的底面与隔板固定连接,圆柱滤网通过滤网托架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上表面,圆柱滤网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型号一致的分离滤芯,分离滤芯在吸附室的内部间隔排布,分离滤芯竖直安装在隔板的上表面,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活性炭,活性炭在分离滤芯的外圈均匀分布,所述分离滤芯的底部贯穿隔板并延伸至净化室的内部,净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净化室与排水口相互连通,所述排水口的内圈嵌入有微孔滤膜,微孔滤膜的外圈与排水口的内壁固定嵌合。
优选的,所述吸水口与排污口在壳体的外表面非等高对立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外圈与壳体的内壁固定嵌合,隔板与壳体连接处经由密封处理。
优选的,所述分离滤芯围绕隔板的圆心均匀排布并呈环形阵列形式。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采用以果壳和木屑为原料经过研磨加工成的黑色粉末状晶体碳,活性炭均匀填充在吸附室的内部并占据吸附室容积的三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式水过滤器,多级过滤工序,过滤精度高,整体结构合理,过滤速率相对较快,能够符合绝大部分地段供水需求,适应性广,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圆柱滤网在过滤室完成初步过滤,活性炭在吸附室内部完成第二道过滤工序,水资源内部的杂质经过活性炭而滞留在活性炭的外表面,进而加强水资源净化效果,分离滤芯在吸附室内部完成第三道过滤工序,多组分离滤芯同时工作,不降低过滤精度的同时提升过滤速率,从而提高整体装置的再生速度,加快过滤效果,微孔滤膜在出口处完成最后一道过滤工序,进一步提高水过滤器的过滤精度,经过处理的水质要求达到食品级,从而令水过滤器从真正意义上达成水资源再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口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滤芯外形图。
图中:1壳体、11吸水口、12排污口、13排水口、2抽水泵、3隔板、4过滤室、41圆柱滤网、42滤网托架、5吸附室、51分离滤芯、52活性炭、6净化室、61微孔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菲利特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菲利特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大面密度的衬底支撑件及其相应制造方法
- 下一篇: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