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坝基坑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2702.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连咏芳;陈祖荣;林立;赖建文;林海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坝 基坑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大坝基坑污水处理回收领域,针对大坝基坑污水的处理回收技术。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基础建设之一。随着社会日益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凸显。水利大坝施工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基坑,基坑中的积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期仓面冲洗用水、施工期仓面养护用水、施工期降雨雨水等。早期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在基坑里产生的污水以及雨水、渗透水等都是未经过处理或只作简单沉淀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游侧,对下游的水源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坝基坑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对下游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坝基坑污水处理系统,其要点在于它包括大坝基坑抽排水装置、沉淀池、污水处理系统和回用蓄水池,大坝基坑抽排水装置包括排污泵固定平台、第一排污泵、水管,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排污泵、四通接头、离心泵、加药箱、搅拌器、卧螺离心机,排污泵固定平台漂浮固定在大坝基坑上,第一排污泵固定在排污泵固定平台的下方,第一排污泵通过水管与沉淀池相接,第二排污泵固定于沉淀池的水面下方,抽取沉淀池上部的水进入四通接头,四通的三个出口分别装有球阀,第一出口通过管道经离心泵进入加药箱,用于溶解污水处理添加药,加药箱的上方固定有搅拌器,加药箱的出水管与沉淀池相接,第二出口所接的管道出口位于第二排污泵的上方,第三出口通过管道接卧螺离心机,卧螺离心机的另一端接回用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大坝基坑抽排水装置、沉淀池、污水处理系统、回用蓄水池几个系统对大坝基坑污水进行静置、沉淀、加药等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仓面冲洗和养护,节约能源,净化后的水即使排放到下游侧也不会对下游水源造成严重污染,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所述的沉淀池为三级沉淀池,由第一级沉淀池、第二级沉淀池、第三级沉淀池构成,第一级沉淀池为初级沉淀,第一级沉淀池与第二级沉淀池的出水口A高度为H1,加药箱固定于第二级沉淀池的上方,加药箱的出水管接入第二级沉淀池,第二级沉淀池与第三级沉淀池的出水口B高度为H2,H1大于H2,出水口B上加装一个拦污栅,防止固态污染物流入三级沉淀池,第二排污泵固定于第三级沉淀池的水面下方,抽取第三级沉淀池上方的水。
将沉淀池设计为三级沉淀池,使第三级沉淀池中的水就已经能利用了,本实用新型用第三级沉淀池的水对加药箱内的药物进行溶解,节约能源。
卧螺离心机的排放端接有装泥浆袋。
排污泵固定平台由油桶浮箱构成,油桶浮箱搭建成中空的“回”字形,“Π”型铁管龙门架固定焊接在油桶浮箱的上方,第一排污泵固定在铁管龙门架的横梁下方,并使第一排污泵的叶轮在水面以下。
在油桶浮箱“回”字形内侧底平板下方40cm处安装一个水位开关,并与第一排污泵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第二排污泵用铁管龙门架吊装在第三级沉淀池水面下方。
加药箱中部设计有隔板,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加药箱,分别固定有搅拌器,一边加聚丙烯酰胺,另一边加氯化铝,由各自的出药口流出后汇合于沉淀池的进药管。
回用蓄水池外部下方安装一台管道泵。可将回用蓄水池中的水用于施工中。
本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污水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问题,还能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既简便又节省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大坝基坑抽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三级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大坝基坑抽排水装置11排污泵固定平台 12第一排污泵13铁管龙门架 14水位开关2污水处理系统21第二排污泵 22四通接头221第一出口222第二出口223第三出口23离心泵25加药箱 26搅拌器28卧螺离心机29装泥浆袋 3沉淀池31第一级沉淀池32第二级沉淀池33第三级沉淀池34出水口B 35进药管36出水口A 37水泵4回用蓄水池41管道泵5水管8拦污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2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