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控制蒸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0703.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左向涛;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向涛;徐敏 |
主分类号: | A47J27/16 | 分类号: | A47J27/1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2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加热模块 水箱 加热 本实用新型 加热控制器 加热室 智能化 蒸柜 温度信号采集模块 隔板 能源利用率 温度传感器 比较模块 持续加热 驱动模块 停止加热 柜本体 进水阀 可控制 排水阀 启动时 蒸汽管 阈值时 待机 柜体 断开 驱动 检测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控制蒸柜,包括:柜体,其包括柜本体、水箱、隔板、蒸汽管、至少两个加热器、进水阀及排水阀;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水温;加热控制器,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加热模块、第二加热模块、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比较第一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当第一电信号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第二加热模块断开的第一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设置加热控制器,使得启动时控制全部加热器同时加热,以提高加热速率,当水箱内水温达到设定值时,其可控制与待机热的加热室相对应的加热器持续加热,其不许加热的加热室相对应的加热器则停止加热,其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蒸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控制蒸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商用蒸柜一般采用电加热、燃气加热、电磁加热等方式加热水产生蒸汽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而为了便于加热不同的食物,一般多设置若干个加热室。目前,市面上的蒸柜多采用同一水箱为多个加热室提供蒸汽,而在实际应用时,易出现个别加热室使用的状况,而为多个加热室提供蒸汽易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若对多个加热室分别加热则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智能化控制蒸柜,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柜的能源浪费严重及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化控制蒸柜,包括:
柜体,其包括柜本体、内置于所述柜本体底部的水箱、内置于所述柜本体并将所述柜本体内腔体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加热室的隔板、连通所述水箱和加热室的蒸汽管、用于对水箱加热并与加热室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加热器、设于水箱进水端的进水阀及设于所述水箱出水端的排水阀;
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的水温;
加热控制器,其包括分别一一对应控制至少两个加热器导通加热的至少两个第一加热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加热器均导通的第二加热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产生的第一电信号的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信号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第二加热模块断开的第一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加热控制器还包括与加热器一一对应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延时断开的延时断开模块。
优选的,所述蒸汽管包括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的主蒸汽管及连接主蒸汽管和加热室的至少两个分蒸汽管,每个所述分蒸汽管上均设置有蒸汽控制阀,所述蒸汽控制阀的导通线圈与所述加热器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智能化控制蒸柜还包括用于检测水箱内液位的液位传感器及一用于控制所述水箱内液位的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用于采集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液位产生的第二电信号的液位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电信号大于第二阈值时驱动所述进水阀闭合的第二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智能化控制蒸柜还包括一用于清洗水箱内水垢的水垢清洗组件,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一用于驱动水垢清洗组件延时清洗的第三驱动模块及一用于在水箱清洗后驱动所述排水阀导通的第四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水垢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水箱侧壁的超声波换能器、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柜体还包括与所述主蒸汽管连通的泄压阀。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或燃气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蒸汽管还包括连通加热器与所述水箱的蒸汽循环管及一用于驱动蒸汽循环的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向涛;徐敏,未经左向涛;徐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0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