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空调器压缩机与管路振动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0514.4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00 | 分类号: | G01H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空调器 压缩机 管路 振动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空调技术,特别涉及变频空调器压缩机与管路振动测试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空调产品的生产或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室外机管路系统进行振动测试与客观评价,需要测试变频空调器在启动、运行、停机状态下压缩机管路系统振动的最大值,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有效的变频空调器管路振动测试系统。为实现准确地评价变频空调器管路系统振动水平,避免错判、漏判等现象,如何更准确的测试变频空调器在启动、运行、停机状态下压缩机管路系统振动的最大值,成为技术人员首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空调器压缩机与管路振动测试系统,解决当前对室外机管路系统进行振动测试与客观评价时,不能有效测试变频空调器在启动、运行和停机状态下压缩机与管路振动的最大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频空调器压缩机与管路振动测试系统,包括待测压缩机和与之固定连接的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测试自动控制装置、第一振动传感器模块和第二振动传感器模块,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模块与振动测试自动控制装置连接,第二振动传感器模块与振动测试自动控制装置连接,第一振动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待测压缩机的振动测试监测点,第二振动传感器模块设置在与待测压缩机连接的管路的振动测试监测点。
进一步的是,所述待测压缩机的检测点为待测压缩机的吸气管管口位置和排气管管口位置,所述与待测压缩机固定连接的管路的监测点为待测压缩机吸气管管路下端的第一个弯位处和排气管管路下端第一个弯位处。
进一步的是,所述待测压缩机的吸气管管口位置和排气管管口位置均分别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传感器,待测压缩机吸气管管路下端的第一个弯位处和排气管管路下端第一个弯位处均分别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传感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第三振动传感器和第四振动传感器,第二振动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五振动传感器、第六振动传感器、第七振动传感器和第八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待测压缩机的吸气管管口位置的两个振动传感器分别为第一振动传感器和第二振动传感器,第一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吸气管管口位置,方向为吸气管管口与排气管管口连线方向,第二振动传感器对应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振动传感器方向的方向,设置在待测压缩机的排气管的管口位置的两个振动传感器分别为第三振动传感器和第四振动传感器,第三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管口位置,方向为排气管管口与吸气管管口连线方向,第四振动传感器对应设置在垂直于第三振动传感器方向的方向,设置在待测压缩机吸气管管路下端的第一个弯位处的两个振动传感器分别为第五振动传感器和第六振动传感器,第五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吸气管管路下端的第一个弯位处沿压缩机旋转的切线方向,第六振动传感器对应设置在垂直于第五振动传感器方向的方向,设置在待测压缩机排气管管路下端的第一个弯位处的两个振动传感器分别为第七振动传感器和第八振动传感器,第七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管路下端第一个弯位处沿压缩机旋转的切线方向,第八振动传感器对应设置在垂直于第七振动传感器方向的方向。
进一步的是,所述振动测试自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待测压缩机进行多次逐点扫频运行以及启动和停机运行。
进一步的是,所述振动传感器为加速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变频空调器压缩机与管路振动测试系统,确定了空调压缩机与管路系统振动的最大位置,同时通过振动测试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变频压缩机进行多次逐点扫频运行以及启动和停机运行,有效测得压缩机与管路的振动最大值,所测试的振动最大值更加真实体现出对变频空调器管路系统的振动,对室外机管路系统进行振动测试与评价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实施例待测压缩机与管路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待测压缩机与管路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加速度传感器固定方向示意图。
其中,1为待测压缩机,2为管路,A为吸气管管口与排气管管口连线方向,B为与A方向垂直的方向,C为压缩机旋转的切线方向,D为与C方向垂直的方向,N1为待测压缩机的吸气管管口位置,N2为待测压缩机的排气管管口位置,N3为待测压缩机排气管管路下端的第一个弯位处,N4为待测压缩机吸气管管路下端第一个弯位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0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