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干涂白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9456.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超 |
主分类号: | B05C17/01 | 分类号: | B05C17/01;B05C17/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5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干 涂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干涂白刷。
背景技术
树干涂白是在树干上涂刷一层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它也有杀虫、杀螨和杀菌的作用。同时树干白色的部分能把40%~70%的阳光反射回去,吸收的阳光比之前大大减少,树干的昼夜温差就不会那么悬殊,如此便能有效地防止树冻伤和冻裂。
目前一般是利用传统的毛刷进行涂抹,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且易造成涂抹不均匀及涂白剂的浪费。公开号为CN104604606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树干涂白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利用滚筒式毛刷在树干涂抹一层质量浓度为8%的硫酸锌水溶液,然后沾取含钛白粉的涂白剂,涂白树干即可。该发明中所使用滚筒式毛刷包括手柄和滚筒组,手柄由把手及固定杆组成,固定杆同滚筒组一端或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筒组由5个滚筒刷串联组成,滚筒刷中心设有轴承,通过轴承滚动安装在弯成弧形的钢丝上,每层滚筒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通过钢丝固定连接,各滚筒组间距为1cm,该滚筒式毛刷速度快、涂层均匀,但仍存在缺陷,那就是这种滚筒组的一经制作完成,其内径便是固定的,只能涂刷相应直径的树干,不能应用于不同直径的树干,而实际上树干的直径差别是相当大的,即使同一个树干其上下也不一样粗,并且树干上可能有树瘤等突出物,固定内径的滚筒组无法更好地涂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树干涂白刷,包括四个依次铰接的滚刷单元1,每个所述滚刷单元1包括一根轴11,所述轴11上枢设滚刷体12,所述轴11的一端固接铰板13,所述铰板13中部设置第一铰孔14,所述铰板13端部设置第一穿孔15;所述轴11的另一端固接铰座16,所述铰座16长向与所述轴11的轴向的夹角a为135度;所述铰座16上开设通槽17和第二铰孔18,所述铰座16端部设置第二穿孔19;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通槽17可容另一个滚刷单元的铰板穿入,一个铰轴2与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第一穿孔15和另一个滚刷单元所述的第二穿孔19相配合;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第一穿孔15和另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第二穿孔19之间穿入一个拉簧3;最外侧的那个滚刷单元1的铰座16上固设一个手把4。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相邻的滚刷单元是铰接在一起的,并通过拉簧拉紧,则每个滚刷单元都是向内收缩的,但同时在一定的张力下可向外扩展,因此有一定的伸缩量,可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粗细的树干,并且若树干形状不规则、有树瘤等障碍物,本实用新型也能胜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上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下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滚刷单元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树干涂白刷,包括四个依次铰接的滚刷单元1,每个所述滚刷单元1包括一根轴11,所述轴11上枢设滚刷体12,所述轴11的一端固接铰板13,所述铰板13中部设置第一铰孔14,所述铰板13端部设置第一穿孔15;所述轴11的另一端固接铰座16,所述铰座16长向与所述轴11的轴向的夹角a为135度;所述铰座16上开设通槽17和第二铰孔18,所述铰座16端部设置第二穿孔19;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通槽17可容另一个滚刷单元的铰板穿入,一个铰轴2与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第一穿孔15和另一个滚刷单元所述的第二穿孔19相配合;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第一穿孔15和另一个滚刷单元的所述第二穿孔19之间穿入一个拉簧3;最外侧的那个滚刷单元1的铰座16上固设一个手把4。
由于相邻的滚刷单元是铰接在一起的,并通过拉簧拉紧,则每个滚刷单元都是向内收缩的,但同时在一定的张力下可向外扩展,因此有一定的伸缩量,可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粗细的树干,并且若树干形状不规则、有树瘤等障碍物,本实用新型也能胜任。
使用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蘸上涂白剂后,从开口处套到树干上,然后上下移动,可刷出一半左右的树干,然后旋转约180度再次上下移动,便将全部树干刷完,效率非常很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超,未经张东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9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表旋转排气装置
- 下一篇:明渠与管道污水流量一体化标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