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98447.7 | 申请日: | 201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鲍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检测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是一种将已经选择好的食品样品通过传送带运输到检测人员身边进行检测的辅助装置,进而达到提高检测人员检测效率的装置,虽然现有的市场上的食品检测传送装置种类与数量众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传统的食品检测传送装置均在暴露的环境中进行检测,进而使得食品在传送装置的长时间传送过程中会发生食品变质的现象发生,还有食品在进行传送检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受环境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误差过大的问题,同时传统的传送装置也没有很好的对食品进行固定,进而使得食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进而导致了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由此便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传送时间过长影响检测结果和会造成食品传输过程中变质以及不能提供无菌的环境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包括从动轮和固定槽,所述从动轮下方固定连接有传送罩,且传送罩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传送罩右侧设置有检测罩,且检测罩上方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底座右侧设置有电动机,且电动机上方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检测罩上方安装有插入孔,且检测罩左右两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电动机右侧上方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左侧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检测台,且传送带上方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检测台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槽底部连接有传送带,且固定槽右侧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检测罩材质为透明玻璃,且检测罩的最低点与传送带最高点的距离等于挡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插入孔设置有四个,且其两两关于检测罩中轴线交错对称。
优选的,所述检测台上下方均呈“U”形结构,且其“U”形结构的深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挡板均匀分布在传送带上方,且挡板与传送带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三种形状,且其分别为长方形、圆形和正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设置有传送罩,由此可以很好将一些待检测的食品样品放置在传送罩底部,进而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检测罩的安装可以很好的为食品的检测提供无菌的环境,进而使得食品检测后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插入孔的安装可以很好的使得检测人员将手伸入插入孔内部,进而使得整个检测的过程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同时插入孔的对称设置可以很好的使得两个工作人员可以同时进行连续的检测工作,进而减少了食品在传送带上的运输时间,使得整个检测过程也更加有效率,凹槽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使得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将检测用具放置在凹槽内部,避免用具的丢失和倒落,挡板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将不同的检测样品进行分类,避免食品混乱影响检测结果,固定槽可以很好的保证不同形状的食品稳定运输,避免了与传送带摩擦过程造成食品损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从动轮,2、传送罩,3、底座,4、检测罩,5、铰链,6、电动机,7、主动轮,8、插入孔,9、传送带,10、凹槽,11、检测台,12、挡板,1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8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