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8117.8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华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7/02;F25B39/02;F25B4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9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三次 过冷 高压 冻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泵系统,通过消耗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把空气中的能量提取出来,实现供暖或者供热水。在寒冷区域各厂家针对开发了喷液热泵系统、增焓热泵系统、常规带电辅助热泵系统等解决热量采集系统方案。由于以前系统长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造成难以解决缺陷:一、每周期除霜结束后在机组托水盘上冷凝水凝固成残冰水无法快速排走,长期运行造成蒸发器底端结成残冰,导致热泵系统COP急剧下降,稳定性减弱,压缩机的压比越来越大,导致排气温度不断升高,长期运转必然会严重损坏压缩机。二、由于热泵运行在于高冷凝温下过冷度限到一定限定,所以相对运行的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连通有四通阀的a端,所述四通阀的b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气液分离器,且气液分离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c端还通过管道连通有蒸发器组件,且蒸发器组件内部设置有高压防冻结管,所述蒸发器组件还通过管道连通有换热器的f端,所述四通阀的d端还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凝器,且冷凝器连通在换热器的e端上,所述换热器的h端还通过管道连通在压缩机上。
还包括节流装置,且节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二节流元件,第一节流元件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凝器、换热器的e端连接,第二节流元件通过管道分别于蒸发器组件、高压防冻结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组件为翅片蒸发器与高压防冻结管组合。
优选的,所述四通阀为电磁四通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具体为喷气增焓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环境温度高时使喷气增焓压缩机负荷、机油温度下降,提高使用可靠性,在低至-30℃时仍可以正常启动运行,不需依靠辅助电加热或少量电加热就可取得很好的制热效果,同时在低温环境下对蒸发器组件底托盘及冷凝水管进行高压冷媒冻结,使得冷凝水排放顺畅确无保低压力损失温环境制热能力得到提高,并且系统在43℃至-30℃环境温度下也可稳定运行,适用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缩机1、四通阀2、冷凝器3、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5、蒸发器组件6、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8、高压防冻结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超低温三次过冷并高压防冻结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通过管道连通有四通阀2的a端,四通阀2的b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气液分离器5,且气液分离器5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接,四通阀2的c端还通过管道连通有蒸发器组件6,且蒸发器组件6内部设置有高压防冻结管9,蒸发器组件6为翅片蒸发器与高压防冻结管9组合。
蒸发器组件6还通过管道连通有换热器4的f端,四通阀2的d端还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凝器3,且冷凝器3连通在换热器4的e端上,换热器4的h端还通过管道连通在压缩机1上,换热器4为板式换热器。
还包括节流装置,且节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流元件7与第二节流元件8,第一节流元件7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凝器3、换热器4的e端连接,第二节流元件8通过管道分别于蒸发器组件6、高压防冻结管9连接。
压缩机1、四通阀2、冷凝器3、节流装置、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5以及蒸发器组件6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回路。
四通阀2为电磁四通阀,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8为电子膨胀阀,压缩机1具体为喷气增焓压缩机,以单台压缩机1实现两级压缩,增加了冷凝器3中的制冷剂流量,加大了主循环回路的焓差,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机1的效率。
实现制热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华,未经王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8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