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8008.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祥;杨怀宇;李玥;韩仁峰;张健;唐业龙;鲁志才;王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32 | 分类号: | C07C303/32;C07C303/24;C07C30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金田蕴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和 出料 出料泵 连续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气液分离器 回流管线 中和系统 相通 磺酸盐 硫酸盐 磺酸 跨线 冷却器出口管线 膜式磺化反应器 出口管线 处理负荷 连续输送 尾气管线 尾气系统 依次连接 水汽 挥发量 回流液 冷却器 夹带 稀酸 腐蚀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膜式磺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磺酸出料泵、中和系统、中和出料泵,中和出料泵出口管线分为两支,分别为管线一和管线二,管线一连接中和冷却器,中和冷却器出口管线分为两支,分别为回流管线、出料跨线,回流管线与气液分离器相通,出料跨线与中和出料线相通,管线二与中和出料线相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磺酸连续输送至中和系统实现连续生产,并且能够解决回流液由于温度高,造成水汽挥发量大,夹带量大,产生稀酸多的问题,降低尾气管线、设备等的腐蚀及尾气系统处理负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合成工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以重烷基苯、石油馏分油等高馏分物质为原料,以膜式磺化反应工艺生产驱油用磺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日益普及,但采用这些原料磺化后的磺酸或酸渣进入气液分离器后,由于组分较重的磺酸进入,酸渣沉降到气液分离器底部,使磺酸无法连续输送到中和系统实现连续生产。产品或半产品由于低温下粘度较大,储存、输送必须要保持较高的温度。
专利CN101423482报道了采用一种磺化中和反应一体化的方法解决高馏分原料磺化的磺酸连续输送问题,但由于中和系统的物料除了产品出料以外全部回流到气液分离器,导致过量的磺酸盐产品进入气液分离器,造成气液分离器中的磺酸盐中的水分蒸发到尾气系统,与尾气中残留的气相三氧化硫形成稀酸和酸雾,造成尾气系统管路严重腐蚀,静电除雾器负荷过大而跳停、尾气排放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磺酸盐全部回流,需要通过冷却器进行降温,消耗大量能量。专利CN 202936336报道了通过两路回流的调节阀,控制最佳的回流比,减少气液分离器中的产品挥发成分的蒸发量,降低了气液分离器进入尾气系统形成稀酸和酸雾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产品中无机盐含量。但存在的问题是,从中和出料泵出口的全部物料均回流至气液分离器,降低了物料温度,增加了产品出料时的伴热量,如何在保持高馏分组分磺化后的磺酸或者酸酯进入气液分离器后连续输送的同时,降低尾气系统形成稀酸和酸雾的可能性,又不使出料温度降低的控制形式,文献中却鲜有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磺酸盐连续生产效率,减少尾气管线夹带腐蚀及尾气系统处理负荷,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该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膜式磺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磺酸出料泵、中和系统、中和出料泵,中和出料泵出口管线分为两支,分别为管线一和管线二,管线一连接中和冷却器,中和冷却器出口管线分为两支,分别为回流管线、出料跨线,回流管线与气液分离器相通,出料跨线与中和出料线相通,管线二与中和出料线相通。
进一步地,回流管线通过调节阀一与气液分离器相通。
进一步地,出料跨线通过调节阀二与中和出料线相通。
进一步地,管线二通过调节阀三与中和出料线连接。
进一步地,中和系统为泵式中和系统、两级中和系统或罐组式中和系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磺酸连续输送至中和系统实现连续生产,并且能够解决回流液由于温度高,造成水汽挥发量大,夹带量大,产生稀酸多的问题,降低尾气管线、设备等的腐蚀及尾气系统处理负荷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馏分磺酸盐或硫酸盐连续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8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甲醇气相氨化法制取二甲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甲磺酸培氟沙星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