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899.3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宇;王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底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越来越多,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随着地下室建筑向地下不断的深入,抗浮问题逐渐凸显。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024718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2月1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底板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C15素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基板,还包括基板上开设的泄水孔及设于泄水孔内侧面的快易收口网,所述泄水孔底端穿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第一防水层,所述泄水孔外侧周固定有凸出于基板的保护墙,所述保护墙顶部加盖有木盖板。
这种地下板结构先设置有泄水孔,地下水会从泄水孔中排出从而将水压泄掉,此时泄水孔中留有地下水,当对泄水孔中进行二次浇注混凝土将其封闭的过程中,先需要对泄水孔中的地下水以及随着地下水进入到泄水孔内的泥沙、垃圾等进行清理,但是泄水孔一般设置有多个,使得整个清理的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底板结构,方便对泄水孔内的地下水以及杂质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底板结构,包括底板主体、多个贯穿所述底板主体的泄水孔、设置在所述泄水孔内的取水装置,所述取水装置包括配合在所述泄水孔内壁上且底面设有进水孔的取水桶、用于封闭所述进水孔的密封塞,所述取水桶的底面不高于所述底板主体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地下水渗透到泄水孔内进行泄压的过程中,地下水通过进水孔渗透到取水桶内,同时泥沙以及一些杂质也随着地下水进入到取水桶内,当最终在泄水孔处二次浇注混凝土进行封闭前,先使得密封塞堵住进水孔,从而将取水桶从泄水孔中取出,从而能方便的将泄水孔内的地下水、泥沙以及杂质清理掉;同时因取水桶的底面不高于底板主体的底面,使得泄水孔中不易残留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水桶底面的内壁上设置有聚沙槽,所述聚沙槽与所述进水孔不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取水桶底面的内壁上设置有聚沙槽,使得泥沙以及杂质随着地下水进入早取水桶内时,能沉淀在聚沙槽内,减缓进水孔内泥沙堵住的速度,从而延长密封塞能对进水孔进行密封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聚沙槽之间的所述取水桶底面的内壁朝向靠近所述聚沙槽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泥沙等容易朝向聚沙槽的一侧滑落后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孔为螺纹孔,所述密封塞的下端为螺纹连接在所述进水孔内的螺纹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密封塞能通过螺纹端螺纹连接在进水孔内,从而能方便的对进水孔进行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螺纹端中部的外壁上开设有沿着所述螺纹端径向延伸的第一导水孔,所述螺纹端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水孔相通的第二导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在密封塞的一部分螺纹连接在进水孔内时,地下水、泥沙和杂质等也能渗透到取水桶内,从而能减小密封塞丢失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水桶下端的外壁以及底面外壁上均设置有海绵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取水桶从泄水孔内取出后,泄水孔的底部还会比较的潮湿,此时通过手挤压海绵垫层,使得取水桶上的海绵垫层变干,再将取水桶放入到泄水孔内,此时能通过海绵垫层对残留的地下水进行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主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基板层,所述泄水孔贯穿所述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基板层,所述泄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泄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层,使得地下水不易渗透到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钢筋混凝土基板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水孔的横截面呈倒“凸”字形,位于所述泄水孔内壁的水平端面上形成有呈环形的挡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泄水孔在进行二次浇注混凝土时,能增加混凝土浇注时的接触面积,因地下水从下冒出时,多数沿着泄水孔的侧壁形成的浇注细缝溢出,在增大泄水孔内壁面积的同时,也加长了进水线路,从而增加进水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