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车入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608.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9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梁艳茹;宫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化学(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车入料系统。
背景技术
槽车上部一般设有维修用的人孔,对槽车进行装料时,为了方便入料,通常是采用打开人孔直径向槽车内进行装料的开放式入料方式。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槽车入料存在以下问题:
1、人孔主要是维修用孔,孔的直径较大,在槽车所盛放的为有污染气味的物料时,如树脂类液体物料,通过人孔入料时废气易通过人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废气污染;
2、由于槽车高度一般为2.5米左右,直接通过人孔入料,物料从高处的人孔装入槽车后会产生物料飞溅,产生气泡,影响由此物料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槽车入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槽车入料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车入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槽车入料时造成的废气污染以及产生气泡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槽车入料系统,包括
用于容纳物料的槽车本体,所述槽车本体设有入料口和废气口;
吸收塔,包括排气口,且所述吸收塔的进气口通过废气管与所述废气口连接;
焚烧炉,通过管道与吸收塔的排气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口设有一端伸入槽车本体内预设深度的入料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设深度为1.2米-1.8米。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管的另一端位于槽车本体外,且入料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气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且所述第二开关阀靠近废气口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气管上设有抽风机,且所述抽风机靠近所述吸收塔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管、废气管和槽车本体均由金属制成。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管、废气管或槽车本体上连接有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入料口、槽车本体、废气管、吸收塔和焚烧炉形成一个封闭的入料系统,使得装料时产生的废气不会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具体的,通过入料口向槽车本体内装有机物料时,会伴随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扩散,继而形成废气,废气通过废气管进入吸收塔内,对所述废气进行净化,并在净化后通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以避免直接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形成的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槽车入料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中:
1、槽车本体;11、入料口;12、废气口;2、吸收塔;3、焚烧炉;4、废气管;5、入料管;6、第一开关阀;7、第二开关阀;8、抽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槽车入料系统,包括用于容纳物料的槽车本体1,所述槽车本体1设有入料口11和废气口12;吸收塔2,包括排气口,且所述吸收塔2的进气口通过废气管4与所述废气口12连接;焚烧炉3,通过管道与吸收塔2的排气口相连接。
通过入料口11、槽车本体1、废气管4、吸收塔2和焚烧炉3形成一个封闭的入料系统,使得装料时产生的废气不会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具体的,通过入料口11向槽车本体1内装有机物料时,会伴随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扩散,继而形成废气,废气通过废气管4进入吸收塔2内,对所述废气进行净化,并在净化后通入焚烧炉3内进行焚烧处理,以避免直接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形成的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料口11设有一端伸入槽车本体1内预设深度的入料管5,现有槽车本体1的深度H一般为2.5米,本实施例将所述预设深度h为1.2米-1.8米,优选的,所述预设深度h定为1.5米。既能保证通过入料管5顺利的将物料装入槽车本体1内,又能尽可能的避免装料时物料从高处装入槽车后造成物料飞溅以致产生气泡影响物料质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料管5的另一端位于槽车本体1外,且入料管5上设有第一开关阀6;所述废气管4上设有第二开关阀7,且所述第二开关阀7靠近废气口12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开关阀6和第二开关阀7,能够在装满物料时关闭第一开关阀6和第二开关阀7,使得槽车本体1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
所述废气管4上设有抽风机8,且所述抽风机8靠近所述吸收塔2设置。通过抽风机8能够将槽车本体1内废气通过废气管4送入吸收塔2内进行处理,避免槽车本体1内残留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化学(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化学(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列车和地面FSO的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通讯设备抗干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