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531.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唐慧强;孟超;蒋星宇;刘晓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控制装置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计量测试等领域。传统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包括加湿装置、除湿装置,加湿装置一般采用加热式加湿器以及功率调节装置实现。然而传统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结构复杂,且一般工作都在10℃以上,最低工作温度也只能在0℃以上,极少数温湿度控制装置可以达到-10℃,且相对湿度发生范围较窄,控制精度较低,不能满足低温下高精度的温湿度实验环境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可以提高低温下相对湿度的控制精度和控制范围,为温湿度的检定提供实验条件。
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包括干空气发生系统、减压阀门、恒温箱、气泵、湿度传感器、湿度控制模块,所述减压阀门与所述恒温箱之间依次设有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气泵与所述恒温箱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和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均与所述湿度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恒温箱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将相对湿度数值传输给所述湿度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干空气发生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组合式干燥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罐相连,所述储气罐与组合式干燥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量计通过RS485通信接口与所述湿度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和供电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控制模块采用PID方法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RS232通信接口与所述湿度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干空气发生系统,空气经干空气发生系统后产生露点温度为-60℃的干燥空气,同时设置了气泵,气泵直接抽取室外空气以提供相对稳定的微量水汽来源,两者相配合从而形成一定比例的干湿空气,达到低温下湿度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相互配合,并利用减压阀门降低干空气压力,从而提高了对气体流量的控制,提高了相对湿度的控制精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恒温箱与湿度控制系统独立工作,以实现整个实用新型的恒温控 制。
4.本实用新型气体流量计通过RS485通信接口连接到湿度控制模块,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且RS485通信接口传输距离远,抗噪声干扰信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恒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包括干空气发生系统1、减压阀门2、第一电动阀门3、第一气体流量计4、恒温箱5、气泵6、第二电动阀门7、第二气体流量计8、湿度传感器9、湿度控制模块10,减压阀门2与恒温箱5之间依次设有第一电动阀门3和第一气体流量计4,气泵6与恒温箱5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7和第二气体流量计8,第一电动阀门3、第一气体流量计4、第二电动阀门7、第二气体流量计8均与湿度控制模块10相连,湿度传感器9与恒温箱5相连,优选地,第一气体流量计4和第二气体流量计8均通过RS485通信接口连接到湿度控制模块10,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远,抗噪声干扰信好,湿度传感器9通过RS232通信接口连接到湿度控制模块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干空气发生系统1包括空气压缩机11、储气罐12、组合式干燥机13,空气压缩机11与储气罐12连接,储气罐12与组合式干燥机13。空气经干空气发生系统1后产生露点温度为-60℃的干燥空气,由于出气压力达到6至7个大气压,所以干燥空气经减压阀门2降至1到2个大气压后通过第一电动阀门3送入恒温箱5内,另一端则通过气泵6直接抽取室外空气经第二电动阀门7送入恒温箱5内。湿度控制模块10接收湿度传感器9相对湿度数值和气体流量计4气体流量数值后对第一电动阀门3和第二电动阀门7的开度进行控制,并利用减压阀门2降低干空气压力。湿度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气泵抽取的湿空气与干空气发生系统送入恒温箱的空气比例来实现低温段的湿度精密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