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衣物护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5873.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4 | 分类号: | D06F58/24;D06F58/10;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冷凝装置的衣物护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衣物护理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衣物护理机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目前衣物护理机中大多采用蒸汽对衣物进行处理,以实现除皱、去臭等功效。蒸汽喷射在衣物上后,需要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此时由于蒸汽中带有大量的水分,使得衣物和箱体内壁上的湿度较大,而现有的蒸汽是直接通过箱体顶部设置的排气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蒸汽的排出速度慢,降低了衣物的烘干速度,且直排的蒸汽温度较高,使得衣物护理机周边的温度较高,不便于操作者的操作,另外,由于蒸汽携带出大量的水分,因此会使得衣物护理机周边的环境较为潮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其可降低排出后的蒸汽的温度和含水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包括:
箱体,限定衣物放置空间;
冷凝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冷凝装置包括连通所述箱体内部与外部的冷凝风道和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部件,所述冷凝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冷凝风道上开设有冷凝水排放口,所述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排放口排放至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外部的储水容器内。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邻近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或,
所述冷凝风道内设置有抽风机。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风道呈U型,所述冷凝水排放口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的最低位置。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三风道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远离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风道远离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所述冷凝水排放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所述冷凝部件。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面且邻近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位置。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风道的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邻近于所述箱体底部的位置。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部件包括沿所述冷凝风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冷凝板,所述冷凝板采用导热金属制成,其与所述冷凝风道的内壁之间具有气体通过的空间。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板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风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冷凝风道的中心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板包括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和所述第二冷凝板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且相邻所述第一冷凝板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冷凝板平行设置。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部件包括沿所述冷凝风道长度方向设置的呈迂曲结构的内管,所述内管内设置有制冷剂。
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的一侧;或,
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箱体的一侧设置与其连通的冷凝装置,可以将箱体内的高温高湿度的蒸汽在此冷凝装置内进行降温处理,进而使排出的气体温度降低,水分含量减少,保持箱体外部的环境干燥,且由于箱体内的高温高湿度的蒸汽被源源不断的排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箱体内的水分排出,提升了衣物烘干的效率;通过设置储水容器,可以对冷凝风道内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可降低排出后的蒸汽的温度和含水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衣物护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衣物护理机的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衣物护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衣物护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冷凝装置;21、冷凝风道;211、进风口;212、排风口;213、第一风道;214、第二风道;215、第三风道;22、冷凝部件;221、第一冷凝板;222、第二冷凝管;223、内管;23、冷凝水排放口;24、储水容器;3、蒸汽发生装置;31、蒸汽出口;4、抽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5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台返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SaaS平台的众筹服务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