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影剂浓度测试装置及扫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5280.9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伟;钟玉敏;郭辰;姚小芬;毛矛;宫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管 造影剂 容纳腔 上盖 浓度测试装置 扫描设备 测试模 围板 底座 器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凹槽 测试环境 人体肌肉 医疗设备 增强扫描 标准差 平衡点 信噪比 噪声比 减小 影像 扫描 穿过 测试 伤害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影剂浓度测试装置及扫描设备,涉及医疗设备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测试模体和多个测试管,测试管中设置有不同浓度的造影剂,测试模体包括标准部和对比部,标准部包括底座、上盖和围板,底座、上盖和围板形成容纳腔,测试管穿过上盖设置在容纳腔中,测试管设置于对比部中的圆柱形凹槽中,向容纳腔中通入空气为背景作为标准值,空气的CT值为0,对比部模拟以人体肌肉为背景的测试环境,对标准部与对比部同时扫描,测试出不同测试管中的造影剂浓度的CT值和标准差,计算信噪比中心和载噪声比,得出影像质量与浓度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制订更优化的增强扫描方案,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造影剂浓度测试装置及扫描设备。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目前市场上的测试模体以水模为主,是通过水或者空气在X线下衰减的情况来评价CT仪器的成像效果,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的对比用某些器械显示图像,如X线观察常用的碘制剂、硫酸钡等。
造影剂用量是引起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igarroa等提出造影剂用量的计算公式:5ml×体重(Kg)/Cr(mg/dl),最大用量不超过300ml,超过最大用量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1%-37%,未超过最大用量发生率为0%-2%,目前低浓度造影剂的研究在CT成像领域已成为相关热点,如果在保证影像观察效果的同时使用更少的造影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影剂浓度测试装置,对比在不同浓度下的造影剂的信噪比和噪声比的差异,在保证影像观察效果的同时选用最适宜的造影剂浓度用于CT增强扫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影剂浓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体和至少一个测试管;
每个所述测试管中设置有不同浓度的造影剂;
所述测试模体呈圆柱形,所述测试模体包括标准部和对比部;
所述标准部包括底座、上盖和围板;
所述底座、所述上盖和所述围板形成容纳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所述测试管穿过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对比部中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每个所述测试管设置于所述圆柱形凹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模体呈圆柱形,测试模体包括标准部和对比部,标准部包括底座、上盖和围板,底座、上盖和围板形成容纳腔,上盖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测试管设置穿过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对比部中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测试管设置于所述凹槽中,向容纳腔中通入空气设置成空气背景作为标准值,空气的CT值为0,对比部模拟以人体肌肉为背景的测试环境,对标准部与对比部同时扫描,包括常规增强扫描和能谱增强扫描,测试出不同测试管中的造影剂浓度的CT值和标准差,计算信噪比中心和载噪声比,在保证影像观察效果的同时选用最适宜的造影剂浓度用于CT增强扫描,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测试管的底部相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测试管的底部相配合,将测试管固定在测试模体中,提高了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测试管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5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创血氧检测模块
- 下一篇: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透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