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导盲手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4722.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康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测距 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 导盲手杖 控制器 把手 连接管 上腔室 下腔室 杆螺 线孔 贯通 第一线 室内 控制器连接 电源供电 模块检测 圆杆状 障碍物 底端 上腔 上轴 下腔 杖杆 轴向 电源 出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导盲手杖,包括把手、仗杆,把手底部的连接管处设有蜂鸣器;仗杆包括上仗杆、下仗杆;上仗杆呈圆杆状,上仗杆螺接在连接管上,上仗杆上轴向开设有第一线孔,上仗杆的中部设有有上腔室,上腔室与第一线孔贯通,上腔室内设有控制器、电源,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蜂鸣器连接;所述下仗杆螺接在上杖杆的底端,下仗杆的顶部轴向设有第二线孔,下仗杆的上部设有下腔室,第二线孔与下腔室贯通,下腔室内的超声波测距模块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蜂鸣器和超声波测距模块均由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测距模块检测到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把手上设置一圈LED闪烁灯,以达到提醒其他路人的目的,保障和提高了盲人出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导盲手杖。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口中盲人数量约500万以上,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生理缺陷使他们无法通过视觉来定位和认识世界,给他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更多的不方便,不能准确及时的发现并躲避障碍物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正确地识别障碍物的位置,盲人常用一根手杖来识别障碍物,通过手杖的左右移动以及和障碍物的接触来认知障碍物的位置,从而达到规避障碍物行走的目的。
常规的盲人手杖只是一根普通的手杖或棍棒,只是起到敲击识别的功能,功能单一,不能及时识别周围障碍物并发出相应提示,给盲人的出行造成了困扰和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导盲手杖,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导盲手杖,包括把手1、仗杆,所述把手1的底部一端向下凸起有连接管,连接管中部径向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管的管孔贯通,安装孔处设有蜂鸣器11;连接管下端口处设有第一内螺纹;
所述仗杆包括上仗杆2、下仗杆3;所述上仗杆2呈圆杆状,其上端为上螺纹杆22;所述上仗杆2上轴向开设有第一线孔,第一线孔的下端口处设有第二内螺纹23;上仗杆2的中部设有有上腔室,上腔室与第一线孔贯通,上腔室内设有控制器5、电源6,控制器5由电源6供电;所述上螺纹杆22配合螺旋在把手1底部连接管的第一内螺纹处;控制器5通过导线与蜂鸣器11 连接,导线位于第一线孔以及连接管的管孔内;
所述下仗杆3呈圆杆状,其顶端为下螺纹杆32,下螺纹杆32上轴向设有第二线孔;所述下仗杆3的上部设有下腔室,第二线孔的下端口向下延伸、并与下腔室贯通,下腔室内设有超声波测距模块33;所述下螺纹杆32配合螺旋连接在上仗杆2底部的第二内螺纹23处,超声波测距模块3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连接,导线位于第二线孔与第一线孔内;所述蜂鸣器11和超声波测距模块33均由电源供电6。
进一步的,所述下仗杆3的底部设有螺纹孔,且在螺纹孔处连接有平衡架4;平衡架4包括两端对称设置的U形板、连接两端U形架的横梁,U形板开口朝下,横梁的中部垂直设有连接螺纹杆,连接螺纹杆配合螺旋在下仗杆3底部的螺纹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架4两端U形板的底面上均贴合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上仗杆2的上腔室处密封固接有上盖板21,下仗杆3的下腔室处密封固接有下盖板31。
进一步的,电源的控制开关设在安装孔上方的把手1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底部的连接管外壁上设有一圈LED灯,LED灯由电源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与电源的供电回路上串联有光敏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的安装孔处设有语音提示模块,语音提示模块与控制器5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康,未经杨子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4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瘫行走辅助治疗仪的升降式行走支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盲人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