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减震装置的车载通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4025.2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徐洪春;李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博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7 | 代理人: | 康晨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震 装置 车载 通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车载通信机。
背景技术
车载通信设备是在智能交通系统、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在车辆上应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交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车载通讯系统的广泛定义是指装载在汽车上的移动通讯系统。车载通信系统通过车车、车路通信将交通参与者、交通工具及其环境有机结合,提高了交通系统的安全和效率。但是现有的车载通信机在实用性和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结构可靠稳定的具有减震装置的车载通信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壳体2和基板15的车载通信机本体1,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顶部设有用于外接射频电缆的天线接口4、电源开关5以及用于外接头戴电缆的头戴接口6,所述电源开关5位于天线接口4和头戴接口6之间,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底部设有网络接口8和电源接口10,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第一角、第二角和第三角的基板15上均设有衬套11,所述基板15的一面与衬套11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12,所述基板15的另一面与衬套11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13,所述衬套11靠近第二减震垫13的一端设有挡圈1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灵活方便,并且固定的更加牢固,在实用性和安全性上更加胜于现有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剖视图。
图3为车载通信机本体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壳体2和基板15的车载通信机本体1,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顶部设有用于外接射频电缆的天线接口4、电源开关5以及用于外接头戴电缆的头戴接口6,所述电源开关5位于天线接口4和头戴接口6之间,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底部设有网络接口8和电源接口10,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第一角、第二角和第三角的基板15上均设有衬套11,所述基板15的一面与衬套11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12,所述基板15的另一面与衬套11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13,所述衬套11靠近第二减震垫13的一端设有挡圈14。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底部还设有四线接口9,所述四线接口9位于网络接口8和电源接口10之间。所述车载通信机本体1第四角的基板15上设有接地片7。所述壳体2通过十字沉头螺丝3安装在车载通信机本体1上,所述基板15和车载通信机本体1一体成型。
安装时,将衬套11套上第一减震垫12,然后穿过所需要固定的外壳的基板15,再套上第二减震垫13,最后再将挡圈14压入衬套11,使用专用工具将挡圈14的开口部分压铆变形,使挡圈14固定在衬套11上,防止因震动带来的松动或脱落。由于使用压铆变形的工艺手法,取代了原来的使用螺纹将挡圈和衬套固定的方式,加工工艺简化,组装灵活方便,并且固定的更加牢固,在实用性和安全性上更加胜于原来的使用螺纹的固定方式。
车载通信机本体1的工作原理:数字处理模块将语音信号进行采集/播放、编码/解码、压缩/解压等处理,经无线模块调制/解调及射频信号发送 /接收,实现炮班成员间的无线通信联络;以太网单元在ARM处理单元的管理下实现以太网的数据交互,四线接口的有线信号经接口单元电路至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炮班与上级的通信联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博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博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4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几(ND1587)
- 下一篇:茶几(ND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