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爪式旋开盖密封圈安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1224.8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文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9C65/78;B29L31/56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开 密封圈 安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爪式旋开盖密封圈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容器盖的生产安装领域中,多采用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它辅料制成的胶,经注胶、烘烤、塑化制成粘结于瓶盖内壁的密封垫圈,此垫圈中含有少量的对人体不利的化学成份,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一种无有害成份的密封垫圈以替代原先的密封垫圈。在现有的技术中,此种PE密封垫圈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容器盖进行手工安装密封圈,人工的方式不但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人工操作对于卫生要求的控制较为困难在大规模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增加很大的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加工才能满足生产和卫生要求,这样会使劳动成本增加,劳动强度的增加也会使生产效率下降,影响产品的生产合格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有的爪式旋开盖的密封圈一般都是直接放置在瓶盖中,因未与瓶盖粘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人工安装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产品合格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爪式旋开盖密封圈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爪式旋开盖密封圈安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瓶盖输送装置、密封圈输送装置以及旋转装配装置,所述旋转装配装置包括旋转架以及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设有加热区,所述旋转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片盖压合机构,所述瓶盖输送装置以及密封圈输送装置将瓶盖和密封圈输送至旋转平台,所述片盖压合机构具有下降固定密封圈的第一状态,上升输送密封圈的第二状态以及下降将密封圈与瓶盖贴合并输送至加热区的第三状态,所述旋转装配装置将成品盖输送至出盖装置。
所述密封圈输送装置包括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堆放密封圈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设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与滑板之间设有能让一个密封圈通过的间隙,所述滑板上设有拨片机构,所述拨片机构进入间隙将密封圈输送至旋转装配装置。
所述滑板上设有吸料孔,所述吸料孔一端与下料通道相对应,另一端设有吸料装置。
所述放置架与旋转装配装置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压板。
所述拨片机构包括圆环转盘,所述圆环转盘上均布有拨片条,所述拨片条与下料通道相对应。
所述拨片条上设有与密封圈相匹配的圆弧。
所述旋转装配装置还包括周向固定的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轴向壁设有波浪型滑槽,所述片盖压合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有滚轮,下端设有弹性件,所述滚轮位于滑槽内。
所述片盖压合机构设有检测密封圈是否固定或平整固定在片盖压合机构上的检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记录瓶盖对应与密封圈配合的计数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吹出密封圈以及瓶盖的吹出机构。
所述密封圈输送装置上设有扭矩限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密封圈输送装置首先将密封圈输送至旋转装配装置,接着旋转装配装置上的片盖压合机构固定住密封圈再进行输送,装配装置为旋转装置,片盖压合机构边旋转边上下运动,片盖压合机构可以为真空吸附机构也可以是静电吸附机构,当密封圈输送至与瓶盖相对应的位置时,片盖压合机构让密封圈与瓶盖贴合并一起移动到加热区使两者进行紧密贴合,最后密封圈与瓶盖紧密粘接完成后进入出盖装置,整套流程无需人工操作,既能节约人工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卫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输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拨片机构转过通风孔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片盖压合机构的示意图。
机架1、瓶盖输送装置2、密封圈输送装置3、滑板31、旋转装配装置4、旋转架41、旋转平台42、圆柱凸轮43、加热区5、片盖压合机构6、伸缩杆61、滚轮62、弹性件63、出盖装置7、放置架8、下料通道9、间隙10、拨片机构11、圆环转盘111、拨片条112、圆弧113、吸料孔12、压板13、滑槽14、检测装置15、计数器16、吹出机构17、扭矩限制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文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文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1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的送进系统
- 下一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焊接塑料夹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