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振装置及基于该激振装置的在役基桩完整性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9655.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9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晔;黄伯太;操太林;杨丙文;沈国栋;杨晓明;程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基于 役基桩 完整性 检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激振装置及基于该激振装置的在役基桩完整性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中,低应变反射波法以其检测快、成本低、效果好及设备轻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具有上部结构的在役基桩而言,因缺少顶部激振的工作面,而无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测试。另一方面,桩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地质灾害、受力变化、流体侵蚀、地震、撞击等原因,桩基础将会出现各种形式的病变,如应力破坏、钢筋锈蚀、混凝土老化等。对这样的病变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桩基完整性应及时评估排除隐患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对于码头桩受到波浪、海水的侵蚀以及船舶的撞击等,在运行过程中老化较快,对此的检测、评估就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目前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无论是动测还是静测,都需要在桩顶无附属物的情况下进行。而对于现役桩基则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而侧壁又不便设置常规的激振装置,因此始终无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在役基桩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激振装置及基于该激振装置的在役基桩完整性检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在役基桩进行检测的问题,实现能有效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在役基桩完整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激振装置,包括激振锥,所述激振锥包括锥体部、以及固定连接在锥体部一端的锥尖部,还包括与所述锥体部铰接的连杆,连杆一端设置底座。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在役基桩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一种激振装置,其中激振锥包括锥体部、以及固定连接在锥体部一端的锥尖部,锥尖部相对锥体部具有相对尖锐的端头,因此能够更加方便的插入基桩中。锥体部上铰接的连杆,使得连杆与锥体部能够相对转动,连杆一端设置底座,用于贴靠在基桩侧壁上。本激振装置使用时,将锥尖部从侧壁插入基桩中,并让锥体部位于基桩外部,此时转动调整连杆角度,使连杆带有底座的一端朝向基桩方向,并让底座贴靠在基桩侧面,即可通过锤子敲击锥体部的外端,从而实现对桩顶有附属物的在役基桩进行激振,在基桩内部产生振动波,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在役基桩进行检测的问题,实现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在役基桩完整性的目的。本激振装置使用时,锥尖部插入在基桩侧壁越上方位置,检测结果越完整。
优选的,所述锥体部与连杆通过定位销铰接。定位销不仅能够实现锥体部与连杆之间的转动连接,还能够在转动到需要位置后,通过拧紧定位销实现两者的临时固定,以确保激振锥与基桩的夹角不发生变化,确保敲击锥体部后能够产生能量集中且信号稳定的P波。
优选的,所述锥尖部偏心设置在锥体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脚杯。
在役基桩完整性检测结构,包括桩体,桩体侧面设置插孔,所述插孔从桩体表面至内部、自上而下向下倾斜,激振锥的锥尖部位于插孔底部,锥体部远离锥尖部的一端位于插孔外侧,连杆垂直于桩体轴线,底座贴在桩体表面。
本结构在桩体侧面设置插孔,并使得插孔向下倾斜,因此插入其中的锥尖部也向下倾斜,便于在敲击锥体部外端时自上而下进行发力,利用锤子自身重力降低敲击时的人力消耗。连杆垂直于桩体轴线,以确保与连杆相连的底座能够正向贴靠在桩体表面,确保底座与桩体之间的贴靠稳定。本结构工作时,仅需使用锤子或激振锤等敲击锥体部外端,即可实现对桩顶有附属物的在役基桩进行激振、在基桩内部产生振动波,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在役基桩进行检测的问题,实现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在役基桩完整性的目的。本结构使用时,插孔开设在基桩侧壁越上方位置,检测结果越完整。
优选的,所述锥体部与连杆通过定位销铰接。
优选的,所述锥尖部偏心设置在锥体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脚杯。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桩体表面的两个上下排布的接收装置。通过现有的低应变反射波法中的接收装置对振动波进行监测,得到振动波在桩体内部传播的两条波形图,实现准确反应出桩体内部缺陷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接收装置位于插孔下方。便于工作人员在下部进行接线等工作,降低高空作业次数,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激振装置及基于该激振装置的在役基桩完整性检测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在役基桩进行检测的问题,实现了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在役基桩完整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9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斜管管口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物构件的防倾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