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钢材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7540.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余炳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凯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钢材 点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焊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工钢材点焊机。
背景技术
点焊机系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 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 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并且不会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点焊机机上设有上点焊笔和下点焊笔,然后通过钢片或者钢板穿过上点焊笔和下点焊笔之间,然后钢片就置于该下点焊笔上,通过该下点焊笔支撑,然后进行加工,这样不紧对下点焊笔产生一个较大的重力,并且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其点焊臂容易产生变形,以及操作者身材不同,点焊机高度固定,操作较为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放置钢材加工不影响点焊臂的点焊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钢材点焊机,包括机体、上点焊臂、下点焊臂、置于上点焊臂上的上点焊笔和置于下点焊臂上的下点焊笔和电控箱,其特征是:所述电控箱外壁上设有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平台和调节机构,支撑平台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宽度与下点焊笔直径相同,所述支撑平台端面与下点焊笔上端面平齐,下点焊笔穿过条形孔内,所述调节机构置于支撑平台底部且与电控箱相对滑动,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杆和支撑杆,该电控箱上设有供滑动杆相对滑动的导滑槽,导滑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个均距排列的固定孔,滑动杆上设有与固定孔连接的螺钉,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滑动杆一端相连,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撑平台底部相连接,支撑平台与电控箱之间设有延伸杆,延伸杆一端与滑动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平台置于上点焊笔和下点焊笔之间,然后通过支撑平台上设有的条形孔,利用条形的宽度和下点焊笔直径相同,然后使得在覆盖下点焊笔的同时,给予下点焊笔一个伸出孔,使得能够正常工作,以及通过底部可以调节机构进行高度调节,利用滑动杆相对在电控箱的导滑槽内滑动,通过螺钉固定定位,保证高度的调节,然后利用当出现磨损或者下点焊笔调节的时候,也可以保证调节支撑平台的高度,避免出现工作误差情况,以及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高低,调节高度,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加工钢材点焊机,包括机体、上点焊臂201、下点焊臂301、置于上点焊臂201上的上点焊笔202和置于下点焊臂301上的下点焊笔302和电控箱101,其特征是:所述电控箱101外壁上设有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平台401和调节机构,支撑平台401上设有条形孔403,所述条形孔403宽度与下点焊笔302直径相同,所述支撑平台401端面与下点焊笔302上端面平齐,下点焊笔302穿过条形孔403内,所述调节机构置于支撑平台401底部且与电控箱101相对滑动,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杆501和支撑杆601,该电控箱101上设有供滑动杆501相对滑动的导滑槽102,导滑槽102的槽底设有若干个均距排列的固定孔,滑动杆501上设有与固定孔连接的螺钉701,所述支撑杆601一端与滑动杆501一端相连,支撑杆601另一端与支撑平台401底部相连接,支撑平台401与电控箱101之间设有延伸杆402,延伸杆402一端与滑动杆501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平台401置于上点焊笔202和下点焊笔302之间,然后通过支撑平台401上设有的条形孔403,利用条形的宽度和下点焊笔302直径相同,然后使得在覆盖下点焊笔302的同时,给予下点焊笔302一个伸出孔,使得能够正常工作,以及通过底部可以调节机构进行高度调节,利用滑动杆501相对在电控箱101的导滑槽102内滑动,通过螺钉701固定定位,保证高度的调节,然后利用当出现磨损或者下点焊笔302调节的时候,也可以保证调节支撑平台401的高度,避免出现工作误差情况,以及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高低,调节高度,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凯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凯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7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