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5668.0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峰;高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朗能(张家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4;H01M2/08;H01M2/12;H01M10/613;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放电电压平稳,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航天航空、军事、长寿命仪器仪表、物流追踪、汽车电子、移动数码产品等领域。
碳包式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碳包式电池,结构简单,导电不稳定,容易出现爆炸等危险事故,而且,集流效果较差,影响电池放电的效率。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简单,导电不稳定,容易出现爆炸等危险事故,而且,集流效果较差,影响电池放电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包括正极、外壳以及负极,所述正极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所述正极和所述底盖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短路阀和防爆阀,且所述防短路阀和所述防爆阀紧密连接,所述底盖的底部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的下部等间距分布多组极组,所述极组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碳包,所述碳包的内部放置有集流网,其中,所述极组的高度大于所述碳包的高度,所述碳包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流网的高度,所述负极位于所述极组的正下方,所述正极通过一条镍带与所述极组相连,所述负极的底部设置有底垫,且所述负极和所述底垫镶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和所述极组的表面均覆盖有一层隔膜,隔膜为聚丙烯隔膜、聚乙烯微孔隔膜、聚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所述防短路阀、所述防爆阀以及所述底盖两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极组的周围设置有极组滤网膜。
进一步的,所述极组滤网膜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呈螺旋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的上方设置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由两层绝缘带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在极组的周围设置有极组滤网膜,过滤非电解质,提高电解效率,还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支撑件,避免集流网震动导致集流效果较差,具有较高的放电效率,在正极极耳的上方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由两层绝缘带构成,进而避免锂电池出现漏液的问题,该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密封性较高,散热效果好,设置有防短路阀和防爆阀对锂电池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且长时间不用不易受潮漏电,故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极;2-防短路阀;3-防爆阀;4-正极极耳;5-极组;6-负极;7-底垫;8-外壳;9-密封圈;10-支撑件;11-极组滤网膜;12-集流网;13-碳包;14-底盖;15-绝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包的隔离式锂电池,包括正极1、外壳8以及负极6,所述正极1的底部设置有底盖14,所述正极1和所述底盖1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短路阀2和防爆阀3,且所述防短路阀2和所述防爆阀3紧密连接,所述底盖14的底部设置有正极极耳4,所述正极极耳4的下部等间距分布多组极组5,所述极组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碳包13,所述碳包13的内部放置有集流网12,其中,所述极组5的高度大于所述碳包13的高度,所述碳包13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流网12的高度,所述负极6位于所述极组5的正下方,所述正极1通过一条镍带与所述极组5相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述负极6的底部设置有底垫7,且所述负极6和所述底垫7镶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朗能(张家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德朗能(张家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5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机械
- 下一篇: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