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4215.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卢远宏;郭琦;李书勇;郭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输电 系统 控制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直流输电技术已经较为常见。相比于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的线路造价更低,功率损耗更小,更适合超远距离的大容量电能输送。
直流输电距离远、输电容量大的特点会对电网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出现设计不佳,将会导致直流输电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停运,从而会对直流输电两端的交流电网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直流输电系统中,尤其是双极四阀组直流输电系统的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内部设备或装置繁多,由于每一个设备或装置的可靠性不可能达到百分百,为了保证直流输电系统稳定可靠,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架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保护系统架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站层的第一站控制装置,极层的第一极1控制装置、第一极1保护装置、第一极2控制装置以及第一极2保护装置,阀层的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以及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
所述第一站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1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1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2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2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与第一换流阀连接,所述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与第二换流阀连接,所述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与第三换流阀连接,所述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与第四换流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站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极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极1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1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极2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2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站层的第二站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站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站控制装置互通总线、第二站控制装置互通总线与第二站控制装置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站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保护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极层的第二极1控制装置、第二极1保护装置、第二极2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极2保护装置,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极1控制装置互通总线、第二极1控制装置互通总线与第二极1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极2控制装置互通总线、第二极2控制装置互通总线与第二极2控制装置连接;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4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