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3283.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6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陈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生产厂家因生产车型较多,发动机托盘支撑因无法适应众多车型而更换发动机托盘,这样不仅增加了公司成本,还在产品切换生产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装配效率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和汽车托盘连接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中间连接杆(3),所述中间连接杆(3)上部固定连接有上端支撑杆(4)。
所述中间连接杆(3)和上端支撑杆(4)之间形成升降式连接形式。
所述中间连接杆(3)和上端支撑杆(4)之间形成螺纹式的旋入方式实现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杆(3)上表面中心部位设置有凸出中间连接杆(3)上表面设置的凸杆(31),所述上端支撑杆(4)下表面对应凸杆(31)的部位设置有对应的盲孔(41),所述凸杆(31)和盲孔(41)配合形成对所述上端支撑杆(4)旋入至所述中间连接杆(3)内时的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对支撑装置的底座和中间连接杆固定模块化设置,而采用上端支撑杆和中间连接杆活动连接的结构形式,使用时可将中间连接杆和上端支撑杆连接的部位做成标准化的连接形式,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只需更换和车型配套制作的上端支撑杆即可实现很好的连接;
2)本实用新型中间连接杆和上端支撑杆采用螺纹结构的旋入式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方式其一连接结构非常简单,其二此种方式能调整上端支撑杆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因而使其使用更为方便灵活;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中间连接杆、上端支撑杆上设置凸杆和盲孔配合的导向结构,起到对中间连接杆和上端支撑杆连接时的导向,使两者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偏转,保证两者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并且降低两者因偏转造成的上端支撑杆位置发生偏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对现有发动机托盘上端的支撑杆进行适配性更改,不改变底座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托盘空间,保证产品类型增加时的成本节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销子、3为中间连接杆、4为上端支撑杆;
31为凸杆、41为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和汽车托盘连接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中间连接杆3,所述中间连接杆3上部固定连接有上端支撑杆4。
所述中间连接杆3和上端支撑杆4之间形成升降式连接形式。
所述中间连接杆3和上端支撑杆4之间形成螺纹式的旋入方式实现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杆3上表面中心部位设置有凸出中间连接杆3上表面设置的凸杆31,所述上端支撑杆4下表面对应凸杆31的部位设置有对应的盲孔41,所述凸杆31和盲孔41配合形成对所述上端支撑杆4旋入至所述中间连接杆3内时的导向。
本实用型底座1使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托盘上;中间连接杆3通过销子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使用过程中,只需更换车型配套制作的上端支撑杆4即可。
如上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托盘支撑,底座1下端使用三颗螺栓,与托盘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的中间支撑杆销子2宜采用开口销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的上端支撑杆4应采用45钢材质进行制作,并进行调质处理,保证上端支撑杆4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3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重载电动牵引车
- 下一篇:汽车混合动力耦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