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安装式预制沉箱芯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729.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宋书东;刘长义;马占河;王海波;孙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预制 沉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箱芯模,具体涉及一种易安装式预制沉箱芯模,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尤其是码头工程建设中,重力式沉箱结构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案。沉箱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使用沉箱芯模。目前,沉箱芯模分别经历了组合钢模板散拼法、竖肋加木板拼装法等的发展历程,由于基本都采用了散拼模式,所以支立程序繁琐,耗费时间,并且采用小片拼装,模板周转次数低,墙体顺直度较难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安装式预制沉箱芯模,安装使用方便,模板周转次数高,墙体顺直度易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易安装式预制沉箱芯模,包括芯模板面、设置在芯模板面内的井字架,所述芯模板面由四个组合钢模板拼接组成;
所述各个组合钢模板的首端均设有连接板一、中间设有两个中间连接板、尾端设有连接板二,一个组合钢模板的连接板一通过连接器与前一个组合钢模板的连接板二相连,四个组合钢模板依次首尾相接组成芯模板面,两个相邻组合钢模的连接处设有闸板口,所述闸板口内填有木闸板,各个组合钢模板的底部采用镶嵌胶条的槽钢进行止浆,组合钢模板的外侧布置有桁架和横连杆;
所述井字架通过连接器、连接板二与各组合钢模板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组合钢模板包括若干竖板、横板,所述竖板、横板相互焊接组成模板本体。
作为改进,所述槽钢内镶嵌的胶条为D型胶条。
作为改进,所述芯模板面的底部设有内芯底盘,所述内芯底盘内设有底盘主梁,所述底盘主梁与井字架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井字架与底盘主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钢板。
作为改进,所述芯模板面中的至少一个组合钢模板上设有爬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预制沉箱芯模采用四片组合钢模拼装成的整体式结构,吊装方便,支拆程序简化,采用连接器和楔子将内芯井字架和板面桁架支撑起来,结构稳固牢靠,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2)四个组合钢模板均为直片带立八字拐角,首尾相接,相接处采用木闸板补缺口,单片分别可进行收缩和支紧,互不影响,操作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向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组合钢模板,11、连接板一,12、中间连接板,13、连接板二,14、竖板,15、横板,2、连接器,3、闸板口,4、井字架,5、桁架,6、槽钢,7、爬梯,8、内芯底盘,81、底盘主梁,9、加强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易安装式预制沉箱芯模,包括芯模板面、设置在芯模板面内的井字架4,所述芯模板面由四个组合钢模板1拼接组成;
所述各个组合钢模板的首端均设有连接板一11、中间设有两个中间连接板12、尾端设有连接板二13,一个组合钢模板的连接板一11通过连接器2与前一个组合钢模板的连接板二13相连,四个组合钢模板1依次首尾相接组成芯模板面,两个相邻组合钢模的连接处设有闸板口3,所述闸板口3内填有木闸板,各个组合钢模板的底部采用镶嵌胶条的槽钢6进行止浆,组合钢模板1的外侧布置有桁架5和横连杆;
所述井字架4通过连接器2、连接板二13与各组合钢模板1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组合钢模板1包括若干竖板14、横板15,所述竖板14、横板15相互焊接组成模板本体。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槽钢6内镶嵌的胶条为D型胶条,止浆效果好。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芯模板面的底部设有内芯底盘8,所述内芯底盘8内设有底盘主梁81,所述底盘主梁81与井字架4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井字架4与底盘主梁8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钢板9,结构强度大,整体稳固性高。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芯模板面中的至少一个组合钢模板1上设有爬梯7,便于施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弱地基集束式分层降水无填料管夯系统
- 下一篇:沉箱溜放斜架车封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