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二次再热锅炉的前后墙对冲式烟气再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141.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军;王凤君;黄莺;崔凯;殷亚宁;王婷;于景泽;王伟来;孟晓冬;苏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6 | 分类号: | F23C9/06;F23C9/08;F23J1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月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二次 锅炉 前后 对冲 烟气 再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再循环烟气的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再热锅炉的前后墙对冲式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次再热锅炉循环烟道多为布置在主燃烧器底部的单组烟道,仅设置在炉膛的一侧,且炉膛内的烟气喷嘴为一层,其存在机组运行反馈动量过大、影响炉内流场形态、破坏主燃区流场、可调裕度小等缺陷,不能使再循环烟气进行充分地燃烧,这样既造成能源损耗、又造成环境污染。再者,现有循环烟道内的再循环烟气温度较低,不利于其内的烟气进入炉膛后进行充分地燃烧。此外,现有循环烟道内的烟气流速较慢,无法快速地进入到炉膛内,影响烟气的二次燃烧效率,且烟气在循环烟道内的流速较慢也会降低烟气的温度,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利于烟气的充分燃烧,另外,炉膛内常常存在缺氧现象,同样无法使烟气进行充分地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二次再热锅炉的前后墙对冲式烟气再循环系统,其通过在锅炉下炉膛的前、后墙上对称设置循环烟道及烟气喷嘴来达到再循环烟气对冲式燃烧的效果,同时增设了换热器对烟气进行加热,增设了进风管与循环烟道相连来提高烟气的速度,并使烟气与空气充分地混合,实现了对再循环烟气的充分燃烧,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二次再热锅炉的前后墙对冲式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锅炉的炉膛、燃烧器喷嘴和循环烟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炉膛的前、后墙上均设有燃烧器喷嘴,且前、后墙上的燃烧器喷嘴相互对称,炉膛的前、后墙外侧靠近底部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循环烟道,所述循环烟道上设有烟气再循环风机和换热器,换热器处于烟气再循环风机和炉膛之间,换热器内的换热管与和锅炉相连的热水管相连,循环烟道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上设有引风机,循环烟道分成多个进气支路与前、后墙连通,每个进气支路的出口处均设置有烟气喷嘴,所述烟气喷嘴为两排,两排烟气喷嘴均处于燃烧器喷嘴的同一侧,且其中一排位于燃烧器喷嘴的中部、另一排位于燃烧器喷嘴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管处于换热器和炉膛之间。如此设置,使烟气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充分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后再由进风管进行加速而进入到炉膛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排的烟气喷嘴由前、后墙的边缘到燃烧器喷嘴处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如此设置,可使所喷出的再循环烟气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使炉膛内各处的再循环烟气更均匀,使再循环烟气与燃烧器喷嘴进行充分接触,使再循环烟气燃烧更充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再循环烟道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循环烟道的外侧。通过挡板来调节再循环烟道的开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炉的炉膛靠近底部的前、后墙上对称设置循环烟道,从而将常规的单组循环烟道改成两组循环烟道,每组循环烟道再分成两层的进气支路与前、后墙连通,每个进气支路的出口处设置烟气喷嘴,从而形成两排烟气喷嘴,所喷出的再循环烟气形成前、后墙对冲式的形态,可使炉膛内各处的再循环烟气分布更均匀,并进一步采用其中一排位于燃烧器喷嘴的中部、另一排位于燃烧器喷嘴的下方的设置,使再循环烟气进行充分地燃烧,相较于现有单组循环烟道及单层烟气喷嘴的设置,可增强对流换热,降低NOx的排放量,抑制炉膛结焦,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控制炉膛的温度,能够提高低负荷汽温保证范围,同时也可降低烟气侧偏差,改善二次再热锅炉两级高温再热器的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循环烟道上增设了换热器,并使换热器内的换热管与装有经锅炉加热后供给用户取暖的热水的热水管相连,如此使烟气进入到换热器内与换热管内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对烟气进行加热,提高了进入炉膛内的烟气的温度,进而便于烟气的充分燃烧,同时还可对热水进行降温,减轻了后续的热水降温设备的工作负担,避免供给用户的热水温度过高而使用户感到不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增设了进风管与循环烟道相连,一方面通过进风管使烟气迅速进入到炉膛内,另一方面使烟气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也便于烟气的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墙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窑炉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科技应用服务用便携式烧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