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气机叶片及压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724.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曹传军;翟志龙;李斌;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叶片 | ||
1.一种压气机叶片,包括叶片本体(1)、气流通道(2),所述叶片本体(1)包括吸力面(100)和压力面(101),所述吸力面(100)的外侧为吸力面侧,所述压力面(101)的外侧为压力面侧;所述气流通道(2)贯穿所述叶片本体(1)并被设置成将所述吸力面侧和所述压力面侧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气机叶片还包括附面层控制装置和阀体移动通道(3),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1)内部并与所述气流通道(2)交叉连通;
所述附面层控制装置包括阀体(4),所述阀体(4)包括移动杆(41)和台阶(40),所述移动杆(41)的一端伸入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穿过所述气流通道(2)并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长度方向整体移动;
所述台阶(40)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杆(41)上,并且沿所述移动杆(41)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移动杆(41)的外壁;所述台阶(40)与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内壁可滑动地接触密封,所述移动杆(41)与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内壁间存在间隙;
所述台阶(40)被设置成能够跟随所述移动杆(41)沿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进入所述气流通道(2)来关闭所述气流通道(2),或者离开所述气流通道(2)来开启所述气流通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40)包括上台阶(401)和下台阶(402),所述上台阶(401)和所述下台阶(402)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杆(41)上,并且与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内壁可滑动地接触密封;
所述气流通道(2)包括第一气流通道(201)和第二气流通道(202);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均交叉连通;所述上台阶(401)被设置成能够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 来关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或者离开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来开启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所述下台阶(402)被设置成能够进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来关闭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或者离开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来开启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上台阶(401)的上缘和所述下台阶(402)的下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所述上台阶(401)的下缘和所述下台阶(402)的上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的上缘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的下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L3),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的下缘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的上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L4);所述第一距离(L1)等于第二距离(L3),所述第二距离(L2)小于第四距离(L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上台阶(401)的上缘和所述下台阶(402)的下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所述上台阶(401)的下缘和所述下台阶(402)的上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的上缘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的下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L3),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01)的下缘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202)的上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L4);所述第一距离(L1)大于第三距离(L3),所述第二距离(L2)等于第四距离(L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阶(401)设置于所述移动杆(41)的中部,所述下台阶(402)设置于所述移动杆(41)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1)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以用于控制所述上台阶(401)和下台阶(402)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移动通道(3)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叶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气流通道(2)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叶片本体(1)的长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7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染脱水一体设备
- 下一篇:车载设备的蓝牙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