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437.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邢燕好;杨理践;高娜;高松巍;张佳;张青斌;张强;金大庆;王晓峰;于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24 | 分类号: | G01N29/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波 模式 电磁 超声 管道 检测 螺旋 导波 换能器 | ||
1.一种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包括保护外壳、握持结构、行走支撑结构、永磁铁和线圈,其特征在于:保护外壳为拱形,保护外壳两侧平面连接有行走支撑结构,一侧行走支撑结构的另一侧连接有握持结构,保护外壳外弧面上侧开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连接有永磁铁,永磁铁上下端面皆为弧面,永磁铁上弧面连接有线圈,永磁铁的上下弧面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支撑结构由支撑件和滑轮组成,支撑件连接于保护外壳两侧平面,滑轮安装于支撑件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由连接角件、手柄、内杆和把手组成,连接角件连接在行走支撑结构的支撑件一侧,内杆螺纹连接于手柄的一端,内杆连接在连接角件的另一侧,手柄的端部一侧连接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有扣手槽,扣手槽为四个圆横向交叠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内杆上还连接有锁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一端是封闭的,管壁一侧开有豁口,内壁设有内螺纹,内杆为圆柱形,外壁设有与手柄内壁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内杆间隔开有环形槽,锁紧件和环形槽宽度与豁口宽度相同,锁紧件包括锁紧件A和锁紧件B,锁紧件A一侧设有半圆槽A,半圆槽A直径与内杆的环形槽内直径相匹配,锁紧件B一侧设有半圆槽B,半圆槽B直径与手柄的外直径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L型,下部转角处上平面紧贴于保护外壳内弧面,上侧中间开有方槽,滑轮安装于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柔性线圈,线圈整体断面为拱形,其下弧面与永磁铁上弧面重合,平面所视线圈为倾斜曲折形状,工作导线长于端线,工作导线与端线不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纵波模式电磁超声管道内检测螺旋导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的容纳槽内设有注胶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4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波模式管道外检测电磁超声螺旋导波换能器
- 下一篇:超声检测用扫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