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印刷机的油墨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269.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才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彩盛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5/00 | 分类号: | B41F3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张文宣 |
地址: | 341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印刷机 油墨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印刷机的油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由于工艺等原因,还不得不使用带有污染性的油墨作为印刷材料,起导墨功能的印刷辊在印刷机工作完之后表面粘附一层很厚的油墨,油墨干燥的过程中挥发的气体迅速的散发到空气中,这些有害、有毒气体,对环境污染和人体的伤害不能忽视;而且,现阶段清洗印刷辊需要将印刷辊取出,洗印刷辊的污水直接排入污水处理池,这样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对油墨也是一种浪费,更不符合现今社会对工业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根据以上印刷机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印刷机的油墨回收装置。结合吸附废气,回收为一体的油墨回收装置,它能在印刷机工作完毕之后,对油墨挥发出来的气体进行吸附,同时更进一步的加快附在印刷辊表面的油墨干燥速度,再利用刮刀对印刷辊表面的油墨进行清理回收,达到环保印刷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环保印刷机的油墨回收装置,包括印刷机及设置于所述印刷机内的印刷辊,所述印刷辊的两端轴头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印刷机两边相对的墙板上,所述印刷辊表面平滑;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辊上方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顶部的气缸通过若干个弹簧相连接,所述刮刀通过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印刷机内设有至少一个硅胶干燥机。
优选地,所述刮刀设为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设有承接板,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承接版,另一端与所述刮刀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刮刀的刀尖与所述印刷辊相抵持,所述刮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印刷辊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印刷辊下方、用于收集油墨的墨斗,所述墨斗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印刷机内。
优选地,所述墨斗的出墨口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优选地,所述齿轮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
优选地,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印刷机内的至少一个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风向由所述印刷辊吹向所述墨斗。
优选地,所述墨斗的出墨口下方设有抽屉式储墨箱。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油墨本身具有易干燥性和挥发有害气体,工作中附着于印刷辊表层的油墨很快就会从表层开始干燥结块,并且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采用硅胶干燥机对油墨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清除,同时加快附着于印刷辊表层的油墨的干燥速度,这样可以促进油墨块的脱落速度;刮刀通过弹簧及承接版与气缸相连接,当油墨完全干燥结块之后,通过气缸驱动来调整刮刀的位置,使刮刀抵持于印刷辊,转动印刷辊之后,刮刀将印刷辊表层的油墨块刮落,由于印刷辊表面是钢板材料坚硬材质,所以采用刮刀在对印刷辊进行作业时很容易造成相互破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刮刀与气缸之间使用弹簧连接,刮刀可以随着印刷辊的转动而灵活调节位置,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相互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环保印刷机的油墨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中:1、印刷机;2、印刷辊;3、刮刀;4、气缸;5、弹簧;6、硅胶干燥机;7、伸缩杆;8、承接板;9、墨斗;10、齿轮;11、吹风机;12、储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详细说明:
提供一种环保印刷机的油墨回收装置,包括印刷机1及设置于所述印刷机1 内的印刷辊2,所述印刷辊2的两端轴头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印刷机1两边相对的墙板上,所述印刷辊2表面平滑;当印刷机1开始工作,印刷辊2表面粘附油墨,传递油墨到花辊,花辊对印刷品进行印刷;其中,油墨具有挥发性快,置于空气中容易结块、结皮的特性。
具体的,所述印刷辊2上方设有刮刀3,所述刮刀3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1 顶部的气缸4通过若干个弹簧5相连接,所述刮刀3通过所述气缸4驱动。由于印刷辊2表面是钢板材料坚硬材质,一般刮刀3在对印刷辊2进行作业时会很容易造成相互破损,刮刀3与气缸4之间使用弹簧5连接,刮刀3可以随着印刷辊2的转动而灵活调节位置,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相互造成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彩盛印刷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彩盛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直流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