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太阳能取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127.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5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19/10;F24S20/00;F24S4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箱 采暖循环 进水口 自来水进水口 采暖循环泵 集热循环泵 太阳能集热器 温度传感器 新型太阳能 导通连接 取暖系统 出水口 控制柜 液位计 水管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电连接 上端 集热 内壁 太阳能 取暖 消耗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取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集热循环泵、采暖循环泵以及控制柜,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水管和集热循环泵与储水箱导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上端一侧设有集热出水口,且另一侧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向下的液位计,所述储水箱的中间内壁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靠近自来水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采暖循环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水口与采暖循环进水口之间设有采暖循环出水口,所述采暖循环进水口与采暖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导通连接,所述集热循环泵、采暖循环泵、温度传感器以及液位计均与控制柜电连接。本实用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进行取暖,避免能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太阳能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会安装暖气和地暖设施,尤其是冬天,以及北方地区,更需要这些设施以取暖。现有技术中取暖设施基本采用集中供暖以及电取暖,这种方式耗电量大,业主的在取暖方面花费较大,而且浪费能源,不符合现在普遍提倡的绿色环保的原则。因此有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取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取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能取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集热循环泵、采暖循环泵以及控制柜,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水管和集热循环泵与储水箱导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上端一侧设有集热出水口,且另一侧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向下的液位计,所述储水箱的中间内壁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靠近自来水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采暖循环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水口与采暖循环进水口之间设有采暖循环出水口,所述采暖循环进水口与采暖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导通连接,采暖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U型水管的一端导通连接,所述U型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出水口导通连接,所述U型水管上铺设有地板,所述集热循环泵、采暖循环泵、温度传感器以及液位计均与控制柜电连接,所述控制柜表面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
优选的,所述自来水进水口与外部自来水管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柜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柜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柜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安装有电加热体,所述电加热体与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材质。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为圆筒形且顶部设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时刻的检测储水箱内体的实时温度,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来开启电加热体,实行对储水箱内的水体进行升温加热,通过设置液位计时刻的检测储水箱内的水体高度,并及时的将数据信息传递给控制柜,控制柜则根据传递来的数据信息控制电子阀的状态实行对储水箱加水,通过设置集热循环泵,带动水流将太阳能集热管中的热量带走,提高水体温度,通过设置采暖循环泵将储水箱内的热水传送到U型水管来给地板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网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两供热管网加压功能的加压中继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