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穿斗式木构架典型节点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0408.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高亮;詹霖;汪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穿斗式木 构架 典型 节点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斗式结构加固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穿斗式木构架典型节点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穿斗式结构是用穿枋把柱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木构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串联起来,由此而形成屋架的。穿斗式结构又称立贴式结构,是中国古代三大构架结构建筑之一。
穿斗式木结构传统民居是我国西南地区现存数量较多的民居形式,其关键受力构件的柱与枋通过榫卯形式连接,其中较为典型的穿斗式榫卯节点主要有透榫、钩榫、互扎榫、栓榫等,不同形式的节点具有不同的转动刚度。由于该种形式的民居主体结构材质为木材,在其具有较好的受压、受弯、材质较轻且便于施工修缮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作用侵蚀、变形老化及地震等不利因素作用所致构件材质劣化、连接松动、结构变形等情况,如典型节点的拔榫、折榫现象,出现了折榫或者拔榫的节点,其转动刚度将明显下降,进而导致木构架的歪闪偏斜,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穿斗式木构架典型节点的加固结构,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穿斗式木结构节点处容易出现拔榫、折榫现象,从而导致关键受力构件转动刚度下降,进而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问题,实现提高节点处的转动刚度、降低构件产生过大变形的风险、提高结构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穿斗式木构架典型节点的加固结构,包括柱体、穿过柱体的穿枋,还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弹性垫、角钢;所述第一垫板位于穿枋上、下方的柱体左、右两侧,柱体左右两侧相对两块第一垫板之间的垂线、平行于穿枋轴线;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柱体左、右方的穿枋上、下两侧,穿枋上下两侧相对两块第二垫板之间的垂线、平行于柱体轴线;所述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外表面均设置弹性垫,弹性垫外侧设置角钢,所述角钢的两个平面分别与第一垫板外的弹性垫、第二垫板外的弹性垫接触,且角钢与柱体固定连接。
针对传统技术中穿斗式木结构节点处的转动刚度容易下降、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穿斗式木构架典型节点的加固结构,其中柱体与穿枋为现有穿斗形式,第一垫板位于穿枋上、下方的柱体左、右两侧,柱体左右两侧相对两块第一垫板之间的垂线、平行于穿枋轴线;第二垫板位于柱体左、右方的穿枋上、下两侧,穿枋上下两侧相对两块第二垫板之间的垂线、平行于柱体轴线。即是柱体与穿枋连接处设置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以柱体和穿枋将空间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都在柱体靠近穿枋的左右两侧侧壁设置第一垫板,都在穿枋靠近柱体的端部上下两侧设置第二垫板,在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外侧再设置弹性垫。角钢的两个平面分别与第一垫板外的弹性垫、第二垫板外的弹性垫接触,即是每个区域内都设置角钢,每个角钢的两个表面都分别与弹性片接触,角钢又与柱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柱体与穿枋的连接处各方向都设置了垫板,由垫板提供弹性垫的安装位置,通过垫板使得弹性垫能够稳定可靠的安装在垫板的平面上。弹性垫使用现有的弹性材料均可,使得整个穿斗结构成为半刚性结构,利用弹性垫的弹性变形能力消耗外部能量,极大程度上克服了外部物理干扰对典型节点的影响,弹性垫外部还设置有与柱体固定连接的角钢,由于角钢固定连接在柱体上,因此角钢将其内部的弹性垫挤压在第一垫板或第二垫板表面,确保弹性垫充分发挥其耗能作用,同时利用固定连接的角钢进一步提高本结构的使用稳定性,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连接松动、结构变形等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垫板、弹性垫、角钢,对柱体径向方向的外力干扰提供有效抵消,通过第二垫板、弹性垫、角钢,对柱体轴向方向的外力干扰提供有效抵消,因此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穿斗式木结构节点处的转动刚度容易下降、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问题,实现了提高节点处的转动刚度、降低构件产生过大变形的风险、提高结构安全性的目的。此外,由于角钢、垫板、弹性垫等装置均可按照所需加固节点的柱体、穿枋实际尺寸预制订做,构件本身规格尺寸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便于安装操作,对原结构本身改动损伤较小,对传统民居风貌本身影响很小,固定更换灵活方便,加固施工工期短等有益效果。同时,通过对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的时程分析表明,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改善整体结构的地震作用响应,应对地震等强外力作用的效果非常显著。
优选的,所述柱体左右两侧的角钢、弹性垫、第一垫板之间通过贯穿柱体的螺栓连接。即是通过贯穿柱体的螺栓,将柱体左侧与右侧的角钢、弹性垫、第一垫板完全连接成整体,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围护栏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层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