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0175.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锦林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0/00;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空气处理设备,具体涉及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绿色印刷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油墨中有机挥发物(VOC)的排放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人们健康。印刷油墨中常使用的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印刷后会留在印刷品中,通常情况下,这些溶剂通过干燥可除去绝大部分;但是,在印刷品加热干燥室内,由于大量的有机挥发物(VOC)的排放,易使室内处于高浓度的 VOC中,会对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极大损害。
目前,一般印刷厂家没有建立专门的废气收集及处理系统,产生的VOC气体基本由设在墙上的换气扇将其从干燥室内换出;而干燥室内由于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故换气的频率较低,因此,干燥室内的空气质量极为恶劣。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对印刷品加热干燥室内排放的大量的有机挥发物(VOC) 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的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中具体地公开有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预处理风道,再处理风道和喷淋装置;所述预处理风道包括:主风道和倾斜设置在主风道上的吸入风道;所述吸入风道包括收集罩和与收集罩相连接的吸入管路,所述吸入管路与主风道连通且其内自远离主风道的一端向靠近主风道的一端依次设有风机和第一活性炭吸附罩;所述再处理风道包括:与所述主风道末端相连接的过渡腔室和与过渡腔室出口相连接的过渡风道,所述过渡腔室内设置有与主风道末端相配接的风机和与风机出口相配接的引流风道,所述过渡风道的进风口固接有第二活性炭吸附罩且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罩下端与引流风道末端固接;所述再处理风道末端进入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为塔式结构且其上端为排气口,其上方设有喷淋头,下端设有滤料,滤料下方设有回收室,所述回收室外接有水泵,所述水泵末端连接有热水器,所述热水器与喷淋头相连接,所述水泵和热水器之间设有单向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风道内壁上固接有石膏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风道内还固接有U型活性炭吸附板且其内还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电加热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和第一活性炭吸附罩之间还设有臭氧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罩呈中空柱状结构且其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其外侧壁封闭且内侧壁为滤网;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罩靠近主风道的一端端罩为滤网且其远离主风道的一端端罩密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侧壁呈锥形结构且开口自远离主风道的一端向靠近主风道的一端逐步缩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炭吸附罩为桶状结构且其内设有与引流风道末端固接的柱状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与外侧壁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其外侧壁密封且其过滤腔内侧壁为滤网,第二活性炭吸附罩靠近主风道的一端端罩为滤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罩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罩外侧壁上分别盘附有电加热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腔室下可拆卸地连接有积尘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再处理风道有若干个且依次首尾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提供有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通过依次设计有三重净化装置,即:预处理风道,再处理风道和喷淋装置,其中:预处理风道,用于吸入待处理污染气体,进行初级净化处理;再处理风道,用于对经过初级净化处理进行二级净化,并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引流,以进入最后一级处理装置,即:喷淋装置,用于对经过二级净化的气体进行雾化除尘,最终能够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充分地净化和去污,达到室外排放标准,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对印刷品加热干燥室内排放的大量的有机挥发物(VOC)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简单高效,易实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吸入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锦林,未经王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变温吸附绕管式吸附塔
- 下一篇:油气回收系统